-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曹操与建安思想文化
中国史要论(上) 魏晋玄学思潮 * 魏晋文化 范正生主讲 通过自由平等的“清谈”论辨,在尊重经验和理性的形名学基础上,运用“得意忘言”的学术方法创造性地解释经典,最终以“本末体用”关系将儒家名教与道家自然融为一体,并上升到“有无之辨”的高度论证,完成了中国哲学形态从汉代宇宙论向魏晋本体论的转变。按时间先后顺序,玄学流派可划分为正始玄学、竹林玄学、西晋玄学和东晋玄学四个发展阶段。 (一)什么是魏晋玄学 导 论 导论 (一)什么是魏晋玄学 导论 (二)玄学产生的社会背景 (二)玄学产生的社会背景 庄园经济与士族的文化性格 庄园经济的特征影响了士族人格的独立性,而个体的独立往往是个性自由思想产生的基础。因此,在以庄园经济为背景的人格独立的士族知识分子之间,一种相对平等的社会关系开始形成,在传统的社会金字塔内部,产生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士族社会“平面”。这个“平面”,要求在学术上平等交谈,自由聚会;在思维方法上要尊重理性;在人性论上要求“自然”;在政治上要求君主“无为”。这些变化是“魏晋玄学”与“魏晋风度”赖以产生的社会背景。 三个阶段 (一)三十年代后期~五十年代初期, (二)五十年代初 期~七十年代后期。 (三)八十年代初期~九十年代后期。 导论 (三)当代研究回顾与瞻望 (三)当代研究回顾与瞻望 参考书目 学术著作 汤用彤: 《魏晋玄学论稿》人民出版社,1957年。 汤一介: 《郭象与魏晋玄学》,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 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魏晋南北朝),人民出版社,1988年。余敦康: 《魏晋玄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王晓毅: 《儒释道与魏晋玄学形成》,中华书局,2003年。 导论 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 魏晋玄学古籍标点本 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 李志钧:《阮籍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戴明扬:《嵇康集校注》,人民出版社,1962年。 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 杨伯俊:《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 导论 参考书目 一、汉魏之际学术巨变 (一)汉末儒教衰落与道家兴起 1、儒教衰落 (一) 汉末儒教衰落与道家兴起 一、汉魏之际学术巨变 经学危机 “一经说至百万言,则汉之经学所以由盛转衰者,弊正坐此。……便辞巧说,破坏形体,说五字之文至於二三万言,后进弥以驰逐。故幼童而守一艺,白首而后能言。安其所习,毁所不见,终以自蔽。此学者之大患也。” 皮锡瑞《经学历史》 民有赵宣葬亲而不闭埏隧,因居其中,行服二十余年,乡邑称孝,州郡数礼请之。郡内以荐蕃,蕃与相见,问其妻子,而宣五子皆服中所生。蕃大怒曰:“圣人制礼,贤者俯就,不肖企及。且祭不欲数,以其易黩故也。况及寝宿冢藏,而孕育其中,诳时惑众,诬污鬼神乎?”遂致其罪。《后汉书·陈蕃传》 名教破产 一、汉魏之际学术巨变 (一)汉末儒教衰落与道家兴起 永初二年,大将军邓骘zhi闻融名,召为舍人,非其好也,遂不应命,客于凉州武都,汉阳界中。会羌虏飙起,边方扰乱,米谷踊贵,自关以西,道殣相望。融既饥因,乃悔而叹息,谓其友人曰:“古人有言:‘左手据天下之图,右手刎其喉,愚夫不为。’所以然者,生贵于天下也。今以曲俗咫尺之羞,灭无赀之躯,殆非老、庄所谓也。”故往应骘召。《后汉书》卷六十《马融传》 大儒马融的思想变化 一、汉魏之际学术巨变 (一)汉末儒教衰落与道家兴起 2、道家兴起 善鼓琴,好吹笛,达生任性,不拘儒者之节。居宇器服,多存侈饰。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弟子以次相传,鲜有入其室者。 《后汉书·马融传》 大儒马融的思想变化 一、汉魏之际学术巨变 (一)汉末儒教衰落与道家兴起 良少诞节,母憙驴鸣,良常学之,以娱乐焉。及母卒,兄伯鸾居庐啜粥,非礼不行,良独食肉饮酒,哀至乃哭,而二人俱有毁容。或问良曰:“子之居丧,礼乎?”良曰:“然。礼所以制情佚也。情苟不佚,何礼之论!夫食旨不甘,故致毁容之实。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