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六韜偉略仁天下六韜.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六韜偉略仁天下六韜

《兵法的智慧》 第二章 六韜偉略仁天下──六韜 △ 簡易題 ◎ 較難題 一、是非題 △(○)1.六韜是姜太公軍事思想的體現,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本談論謀略策畫的典籍。【P.20】 △(○)2.六韜是先秦兵書中集大成之作,在宋代更被頒訂為武經七書之一。【P.20】 ◎(X)3.周武王在渭水河畔遇見姜太公,有感於姜太公智慧過人,因此懇請姜太公輔佐天下大業。【P.20】 △(○)4.姜太公本名姜尚,因祖先受封在呂,故又稱呂尚或呂望。【P.20】 △(○)5.姜太公曾任職於殷商,後因年老離職,隱居在渭水畔,以釣魚維生。【P.20】 ◎(X)6.姜太公以「勇者無懼」勉勵周武王,因此一舉擊敗商紂,統一天下。【P.21】 △(○)7.周武王封姜太公為國師,共商滅商大計,在牧野之戰大勝商紂,一統 天下。【P.21】 △(X)8.姜太公興邦治國的政策是以廉能為本。【P.22】 △(○)9.姜太公治國強調不能讓私人關係妨害公務,無功的人沒有賞賜,無罪的人不會受刑罰。【P.22】 △(○)10.姜太公認為要用兵有義,樹立軍隊正氣,砥礪氣節,使士氣高昂。【P.22】 △(○)11.姜太公十分注重謀略策畫,推崇「兵不厭詐」。【P.22】 △(X)12.姜太公認為打仗不須出其不意,只要兵強馬壯即可。【P.22】 △(○)13.姜太公「仁者無敵」的思想與用兵謀略,最受後世推崇。【P.22】 △(○)14.姜太公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政治家與軍事家。【P.23】 △(X)15.後人根據姜太公的軍事思想與理論闡述匯集成六韜,成為我國最完備的軍事理論著作之一。【P.23】 △(○)16.「韜」原指裝弓的袋子,意指身藏不露且武藝高強。【P.24】 △(○)17.六韜分別是文韜、武韜、龍韜、虎韜、豹韜、犬韜。【P.24】 △(X)18.文韜、武韜是姜太公的軍事戰略思想。【P.24】 △(X)19.龍韜、虎韜、豹韜、犬韜是姜太公的政治戰略思想。【P.24】 △(○)20.文韜主要討論治國任用賢人的國家政策。【P.24】 △(X)21.武韜是全書最重要的一卷。【P.24】 △(○)22.「政治優於軍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是文韜的兩大重點。【P.24】 △(X)23.姜太公認為戰爭本於利益,要想贏得勝利,統一天下,就要透過財物收買人心。【P.24】 △(○)24.姜太公認為收攬人心的關鍵是愛民,為君者要建立良好的君臣關係,推行相應的內外政策和發展經濟。【P.24】 △(○)25.姜太公認為只有和天下人利益一致,休戚與共,才能取得天下。反之,就會為天下人唾棄。【P.24】 △(○)26.武韜主要是從戰爭準備和軍事戰略的角度闡述理念。【P.25】 △(X)27.武韜主張使用武力、進行戰爭的同時,還要採取「堅壁清野」等手段徹底剷除敵人。【P.25】 △(○)28.武韜認為戰爭過程要盡可能以最小代價,換取戰爭的勝利,甚至不戰而勝。【P.25】 △(○)29.武韜指出,要想取得戰爭的勝利,首先要做到名正言順,師出有名,戰爭是為了弔民伐罪。【P.25】 △(○)30.武韜主張運用權謀詭詐,造成敵人內部矛盾,以分化、瓦解和削弱對方,為軍事進攻創造有利條件。【P.25】 △(X)31.武韜認為將領行事要靈活,不須按照戰爭的基本規律採取行動,讓敵人無法掌握,才能取得勝利。【P.25】 △(○)32.龍韜主要論述軍隊組織,包括人事、情報等問題,研究中國領導統御學,甚具參考價值。【P.25】 △(○)33.虎韜討論各種天候地形條件下的戰術戰法。【P.25】 ◎(X)34.龍韜認為秉性剛猛而輕易赴死者、性情仁慈而不忍傷人者是擔任將領的好人選。【P.25】 △(○)35.敵強、少眾的戰法,是現代游擊戰術與革命戰爭的先驅。【P.25】 △(X)36.犬韜討論如何在各種不同的特殊地形和情況下,如何運用戰術戰法,以寡擊眾,以弱擊強。【P.25】 △(X)37.姜太公認為政治統御的奧妙在行義,就是使百姓守法。【P.26】 △(X)38.「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是最優先的施政考量。【P.26】 △(○)39.「樂得其志」是姜太公的賢才標準。【P.27】 △(○)40.姜太公認為「當賞則賞,當罰則罰」是治國治軍的要點。【P.27】 △(X)41.處上位者不必克制自己,因為握有權力,可以為所欲為。【P.27】 △(○)42.六韜完整而周全的治國思維,奠定了周代富國強兵的堅實基礎。【P.28】 △(○)43.作戰中,將帥要有統一指揮的意志和才能以及堅決果斷的勇氣。【P.28】 △(X)44.六韜以儒學為基礎,吸收墨、道、法三家思想,兼容並蓄,為當時創見。【P.28】 △(○)45.六韜的軍事理論,尊崇道家以「道」為本,認為「道在不可見,事在不可聞,勝在不可知」,反覆強調「

文档评论(0)

daoqqzhuan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