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32课件 新人教版.ppt

2016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32课件 新人教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解析 甲种群的增长速率在t1-t3时间内大于0,甲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A项错误;t3-t5时间内乙种群数量一直增多,年龄组成为增长型,此时,甲种群增长速率为0,种群数量保持稳定,年龄组成为稳定型,B项正确;甲种群密度最大在t3时,乙种群密度最大在t5时,C项正确;若乙种群为某种害虫,则在t4之前就应防治,D项错误。 答案 BC 7.如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 解析 A项中,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控制有害动物应在K/2之前最有效;B项中,我国控制人口增长的主要措施是实行计划生育,即降低人口出生率来减少净补充量,不能靠增加死亡率来减少净补充量;C项中,可通过出生率和死亡率来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充量;D项中,K时种群密度最大,若进行捕捞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 答案 C 8.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①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 ②将适量干酵母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③将培养液振荡摇匀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一定量的培养液 ④在血细胞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边缘多余培养液 ⑤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 ⑥计数时,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计相邻两边及其顶角上的个体 ⑦早期培养不需取样,培养后期每天取样一次 A.①②③④⑥ B.②③④⑥⑦ C.②③⑥ D.②③⑤⑥ 解析 ①培养酵母菌时,不能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④中不是先在血细胞计数板中央滴培养液,再盖上盖玻片,应该是盖上盖玻片之后再滴培养液;⑦早期培养也要取样观察。 答案 D 9. 多选 2011·江苏 在野外试验站,研究棉蚜发生期开放和封闭条件下,不同初始密度 1和20头/叶 的棉蚜种群密度变化,各实验组均放置规格、数量相同的棉叶,结果如下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先于封闭条件下衰退,可能与迁出有关 B.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先于封闭条件下达到密度峰值,可能与迁入有关 C.开放和封闭条件下种群数量均在达到K值时开始衰退 D.开放和封闭条件下种内斗争均在种群衰退时开始减弱 解析 由曲线可知,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的先达到峰值也先衰退,与封闭条件相比,开放条件下存在迁入和迁出的现象;因各组棉叶的规格、数量相同,则理论上K值应相同,但图示可见只有开放条件下初始密度较大的种群在达到K值时开始衰退,其余都是在未达到K值时就开始衰退;种内斗争是指一区域的同种个体为争夺有限的资源和空间而发生斗争的现象,在种群衰退时虽然种群个体数量减少,但因棉叶被食用量也在减少,故种内斗争不一定减弱。 答案 AB 10.如图甲中,曲线①、②、③分别表示某动物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后,其未来种群数量变化的三种可能情况,图乙是将该动物引入某个生态系统后,研究人员连续调查了10年的种群数量的变化而绘制的λ值变化曲线。 1 图甲中曲线________说明其种群栖息地被破坏的程度较轻。当曲线③趋近于零时,对该动物种群宜采取________保护的措施以防止其灭绝。图中阴影部分的产生可能会引起该种群的________发生改变,表明物种发生了进化。 2 图甲中当种群数量对应于d点时,其年龄组成为________。 3 若图甲中物种为食草动物,科学家利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在2千平方米范围内第一次捕获了60只进行标记并放回,10天后再次捕获20只,发现其中有4只带有标记,那么该种群的密度大致为________。 4 图乙中该动物从第1年至第6年种群的数量变化是________。A、B、C、D四点时的种群数量相比,最少的是________点。 5 若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动物的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则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__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6 据乙图可知:在A点至B点时该种群为________型种群,幼年个体数量________ 填“多于”“少于”或“等于” 老年个体。该种群与周围所有生物构成了________。 解析 1 曲线①说明其种群栖息地被破坏的程度较轻。当曲线③趋近于零时,对该动物种群宜采取易地保护的措施以防止其灭绝。图中阴影部分的产生可能会引起该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表明物种发生了进化。 2 当种群数量对应于d点时,其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3 在利用标志重捕法计算种群密度时,假设2千平方米范围内的数量为X,则X/60 4/20,求出X 300只,故该种群密度

文档评论(0)

三四五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