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地史学3章-历史构造分析和全球构造体系.ppt

北京大学-地史学3章-历史构造分析和全球构造体系.ppt

  1.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板块的识别 2)板块的边界类型 分离边界(divergent boundary)---大洋中脊 汇聚边界(convergent boundary)---岛弧、海沟 水平错动边界---转换断层(transformed fault) 板块的边界 地壳运动 板块边界地壳的行为 分离(扩张)边界(divergent boundary) ---大洋中脊 在大洋中脊处,通过地幔物质的上涌而形成海底扩张,使两边板块上的大陆相互分离,大洋不断扩大 汇聚(碰撞)边界(convergent boundary) ---岛弧、海沟 在汇聚的边界,发生洋壳的俯冲消减作用,大洋不断缩小,最终使两边的大陆碰撞拼合,形成褶皱带。 消减俯冲--碰撞--褶皱成山 3) 板块边界地壳的行为 洋壳--洋壳 洋壳--陆壳 陆壳--陆壳,碰撞褶皱成山 缝合带(地壳缝合线):板块碰撞后陆壳与陆壳的结合带 蛇绿岩套:板块碰撞后陆壳缝合带内的洋壳残余 地质历史中的褶皱带和地壳构造活动性: 褶皱带是地质历史中的板块汇聚边界 一个地区的大地构造活动性是由其所在板块边界的地壳行为决定的。 板块边界地壳的行为 板块边界地壳的行为 蛇绿岩套 板块边界地壳的行为 水平错动边界 ---大洋中脊附近的转换断层 (transformed fault) 两个板块之间发生水平错动的运动 威尔逊旋回(Wilson Cycle): 在地质历史中一个板块从分离扩张到最后聚合碰撞的演化过程。 由褶皱带反映的地壳演化构造阶段实际是地壳板块威尔逊旋回的体现。 4. 威尔逊旋回(Wilson Cycle)与构造阶段 地质历史的构造阶段划分: 加里东阶段 (Caledonian)(早古生代) 海西(或华力西)阶段 (Hercynian或Variscan)(晚古生代) 阿尔卑斯阶段(Alpedic)(中、新生代) 中国和东亚地区中、新生代地壳演化阶段: 印支阶段 (Indosinian)(三叠纪) 燕山阶段 (Yanshanian) (侏罗、白垩纪) 喜马拉雅阶段 (Himalayan) (新生代) 2. 认识山脉的成因---从固定论到活动论 1)地槽地台学说简介 地槽 (geosyncline):冒地槽(miogeosyncline) 优地槽(eugeosyncline 地壳运动 2)大陆漂移的兴衰 i.大陆漂移说的提出 Suess和冈瓦纳大陆 (Gondwanaland) 魏格纳 (Wegner)与大陆漂移 (continent drift) ii.大陆漂移说的证据 大陆形貌的拟合 古气候 化石 沉积记录 大陆漂移说的不足:大陆漂移的动力学机制 2)大陆漂移的兴衰 i. 大陆漂移说的提出 魏格纳 (1880-1930) Alfred Lothar Wegener 触发魏格纳产生“大陆漂移”的灵感: 大西洋两边非洲和南美洲的海岸线形状的相似性 奥地利地质学家E. Suess有关冈瓦纳大陆的文章所列举了的大西洋两岸陆地上同时存在的一些特征植物和动物化石,以及地质现象 1912年提出了大陆漂移的观点; 1915年正式发表了 “ The Origin of Continents and Oceans”一文,明确提出了泛大陆(Pangea)概念和大陆漂移(Continent drift)的假说: 在中生代初始的时候,现今分离的各个大陆曾经连在一起,构成了一个超级的联合大陆—Pangea(泛大陆)。该大陆被一个超级的大洋—Panthalassa(泛大洋)所环绕; 从侏罗纪开始, Pangea开始解体,彼此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的海陆分布地理格局。 魏格纳复原的大陆漂移过程 魏格纳大陆漂移说的代表性证据: 古生物学证据:被大西洋和印度洋分隔的大陆上存在一些相同的化石生物群。 舌羊齿(Glossopteris)、中龙(Mesosaurus) 、水龙兽(Lystrosaurus)、犬颌兽(Cynognathus)等在冈瓦纳大陆上的分布。 大西洋东、西两岸的北美和欧洲古生代海生无脊椎动物化石组合的相似性。 中龙是石炭-二叠纪时期一种生活在淡水-半咸水环境的爬行类动物。 舌羊齿是石炭-二叠纪时期的一种蕨类植物。 大陆漂移说的兴衰 水龙兽和犬颌兽是三叠纪时期的两种陆生爬行类 水龙兽 犬颌兽 大西洋东、西两岸的北美和欧洲地区出露的古生代地层中具有非常相似的海生底栖无脊椎动物群 地质学和沉积学证据: 大西洋两岸的北美洲和欧洲的古生代地层在岩石组成上十分相似,并且在构造变形等方面也有一致性。如: 北阿巴拉契亚褶皱带和加里

文档评论(0)

bo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