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免疫(immune),来自拉丁文immunis,是免除服役、免除课税的意思。免疫最初的概念来自对于微生物防治的认识和实践,简单的讲是抵抗疾病的机制。具体地说,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生理反应,当抗原性物质进入机体后,机体能识别“自己”和“非己”,并发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排除抗原性的非己物质,或被诱导而处于对这种抗原物质呈不活化状态。免疫是作为机体的特异性防护机制,它的特点是能识别自身和外物,把病原体、移植器官、肿瘤细胞等看作是“非己”进行清除,同时在清除过程中能够记住这些异己,待这些物质再次进入机体时,能迅速将它们清除。
免疫的功能:免疫防御:防御病原微生物的感染。超敏反应 免疫缺陷病(免疫稳定:清除损伤和衰老的细胞,维持机体生理平衡( 自身免疫性病?免疫监视:防止细胞癌变或持续性感染,肿瘤、败血症(
对免疫的认识起初来自实践,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免疫的历史:
很早以来,人们就知道用以毒攻毒的方法防治诸如天花等传染病。我国医书记载,宋朝(11世纪)初年就已用种痘的方法预防天花,但种的不是牛痘而是人痘。当时用天花病人的痘痂阴干研细作伪抗原,进入人体后引起人体产生抗体。但由于人痘是天花的病原,当时还不了解弱化疫苗的道理,种入的人痘(疫苗)常因弱化不够而引起小儿强烈反应,几乎和第一次发天花相似。所以种人痘有较大的危险。?
18世纪末,英国医生真纳(Jenner,1774-1823年)发明了用种牛痘的方法防治天花。当时,欧洲天花流行。真纳注意到牛奶厂的女工经常和患牛痘的乳牛接触,她们手上可出牛痘脓泡,但在天花流行时,却从不感染天花。根据多年的观察,真纳设想,人体感染了牛痘可能就获得了抵抗天花的能力。于是,1796年在伦敦行医时做了大胆的尝试:他用针尖沾上感染了牛痘的女工手上的痘脓,划到一个小孩的皮肤上。2个月后,他给这个小孩接种天花的病原材料,小孩安然无恙。由此可见,接种牛痘果然能使小儿获得对天花的免疫能力。真纳的免疫疗法实行了18个月,伦敦天花的发病率下降了2/3以上。伦敦人民大悦,排队接受种痘。真纳的工作开创了免疫疗法的先河。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宣布,经过长期的奋斗,人类终于消灭了天花!这是对真纳工作的最高奖赏。
?在真纳时代,人们还不知到传染病的微生物病原。19世纪70年代,德国的科霍(Koch,1843-1910年)和法国的巴斯德(Pasteur,1822-1895年)在培养细菌等实验中发现,有些细菌经过多次传代培养后,失去了致病能力。巴斯德用鸡霍乱做实验,发现失去致病能力的、弱化的(attenuated)细菌虽然不能致病,但却能使寄主免疫。当时欧洲畜牧业正在为一种传染病--炭疽病(anthrax)所困扰。牛、羊等牲畜成群死亡。巴斯德从病畜血中分离出致病菌(Bacillus anthracis),并在实验室中培养。他用高温处理细菌,使之弱化,将弱化的细菌注射到健康的羊体内,羊出现一些轻微的症状,但同时却获得了免疫力而不再感染炭疽病。当时人们对此种疗法持高度怀疑的态度。于是,巴斯德邀请社会上有影响的人到现场参观他的实验。给25只健康羊注射弱化病原,另25只健康羊不注射(对照)。几周之后,他邀请这些人再到现场,看他给这50只羊一一注射足以致病的未弱化的强病毒原细菌。几天后,注射过弱化病原的羊全部正常生长,而未曾注射弱化病原的健康羊全部发病死亡。巴斯德接着又进行狂犬病(Rabies)的治疗实验。狂犬病是当时最可怕的传染病之一,死亡率达100%,病原是一种病毒。在巴斯德时代,人们还不知到病毒的存在。巴斯德只是根据经验,深信狂犬病必有微生物病原。他将一只狂犬的唾液注射给兔,兔果然发生了狂犬病。兔死后,他将死兔的脑和脊髓晾干,研成末,放到水中,使之弱化而成疫苗(vaccine)。他给狗注射弱化疫苗,狗果然获得了对狂犬病的免疫力。后来,一男孩被患狂犬病的狗咬伤,不治必死。巴斯德给这个男孩多次接种弱化病毒,希望在潜伏期过去以前能使他产生抵抗力,男孩果然平安无事。至今,巴黎的巴斯德研究所还保留着他的工作室和他治愈的第一个狂犬病患儿的塑像。但是,限于当时的科学发展水平,巴斯德这位伟大的生物学家还不可能明白病原引起免疫的机制。这是他留给后人的研究课题。免疫的研究是从人体及家畜、家禽疾病防治方面开始的,现在已经大大扩展,许多生命过程都与免疫有关。生物体的内稳态,肿瘤细胞的监视(surveillance)以及细胞的相互识别,生物的进化等问题都可通过免疫的研究取得有益的资料。
13.2? 固有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 现代生命科学导论? 生物体防卫系统 动物具有清除来自空气、食物和水体中许多危险的病毒、细菌和其他病原体的入侵,以及清除体内基因突变而产生的肿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