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包覆改性讲义.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包覆改性 1 引言 21世纪以来,能源与环境问题。由于传统能源的使用所带来,人们逐步寻找一种可以缓解和减轻这种的有效途径,这种下锂离子电池应运而生。[1-3] 。 尖晶石型LiMn2O4是目前使用前景较好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但是,由于锰酸锂在储存和循环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容量衰减现象,以至于阻碍了锰酸锂电极材料的广泛使用。 造成储存或循环过程中容量衰减的原因主要包括:①放电后期的Jahn-Teller效应;②电解液的分解导致电池内阻增加;③电解液中HF杂质对LiMn2O4材料的腐蚀溶解等。对合成的尖晶石型LiMn2O4材料进行改性,可以改善材料的化学稳定性、结构稳定性[4]。 2 文章综述 2.1 锂离子电池简介 2.1.1 锂离子电池的定义及工作原理 锂离子电池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膜构成。其中负极一般为碳素材料;正极一般为含锂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如LiMn2O4等。 充电时,Li+透过隔膜由正极向负极迁移,在负极上得到1个电子成为Li ,然后储存在石墨中;放电时,负极中的Li失去1个电子而成为Li+,Li+穿过隔膜向正极迁移,然后储存在正极材料中[1-2,5]。 由于在充放电时Li+在正负极之间的往返迁移,故又称之为“摇摆电池”。 2.1.2 锂离子电池的特点 工作电压高; 能量密度高,有很大的开发空间; 循环寿命长,安全性能良好; 对环境友好,无记忆效应; 自放电倍率低; 工作温度范围宽; 输出功率大; 可进行大电流及快速充放电。 2.2 尖晶石锰酸锂的简介 相对于Li-Co-O化合物和Li-Ni-O化合物而言,Li-Mn-O化合物安全性好、耐过充性好、工作电压高,而且锰资源丰富、价格低廉、无毒。因此,Li-Mn-O化合物是锂离子电池中最具发展前景的正极材料之一。 尖晶石型锰酸锂LiMn2O4属于立方晶系。在 LiMn2O4结构单元中,O2-是面心立方紧密堆积,Li位于密堆积的四面体间隙,构成LiO4框架,Mn位于八面体间隙,构成MnO6框架,所以整个结构是由[LiO4]四面体和[MnO6]八面体构成的。 LiMn2O4的电极反应为: 充电:LiMn2O4→Li1-xMn2O4+xe+xLi 放电:Li1-xMn2O4+xe+xLi→LiMn2O4 2.3 尖晶石型锰酸锂的制备方法 尖晶石LiMn2O4的制备方法有多种:常见的为高温固相法、溶胶—凝胶法、共沉淀法、熔融浸渍法、乳化干燥法、Pechnini法、水热合成法以及快速燃烧法等8种方法。其中最常用的两种方法分别是高温固相法和共沉淀法。 2.3.1高温固相法 锰酸锂的传统制备方法就是高温固相法。最初是由Hunter等人提出的。具体做法是:将锂盐和锰化合物按一定比例机械混合→研钵中研磨→然后高温下煅烧即得。 常用的含锰原料有二氧化锰及锰盐,含锂原料有Li2CO3、LiOH和LiNO3。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用该方法制备出来的材料其颗粒粒度较大,而且存在分布不均的问题,进而可能会影响其电化学性能。 此外,还有一些研究者采用高温固相合成法,将Li2CO3和MnO2混合→分别在350℃、600℃和750℃预烧6h→升温至830℃煅烧12h→随炉冷却至室温,最终制得锰酸锂正极材料。经SEM测试表明,600℃预处理得到的锰酸锂颗粒其表面光滑,颗粒的粒度分布也比350℃和750℃均匀。将此条件下合成的样品组装电池然后进行充放电测试,结果表明:在常温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22mAh/g,循环2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96%。 2.3.2 共沉淀法 实验原理:将含有不同成分的可溶性盐混合成溶液,然后向其中加入适量的沉淀剂,形成前驱体,然后将此前驱体沉淀,再将沉淀物干燥或煅烧,即可以得到产品。 其具体做法是:选用 Mn(NO3)2(0.8 mol·L- 1)或 Mn(Ac)2 (0.8 mol·L- 1)作为Mn盐的原料,在强烈搅拌下将 LiOH(1 mol·L- 1)和NH3·H2O (3 mol·L- 1)迅速加入到 Mn 盐溶液中,形成凝胶状物质,在不同的温度下处理得到产品。这种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可以使物质混合均匀,Li、Mn的计量比好控制。 2.4 尖晶石锰酸锂的衰减原因 2.4.1 锰的溶解 电解液中含有少量的水,可能会与电解液LiPF6发生反应而生成HF,而HF一旦与电极活性物质反应,便会导致电解质的氧化分解。所以锰溶解的主要原因是:电解液中的HF对LiMn2O4的腐蚀造成的。这种腐蚀的发生,在高温和高压条件下会更加严重,进而加速锰的溶解。 Fu等人[8]通过对两种不同电解液的性质进行对比得出结论:选用二氟草酸硼酸锂( LiODFB)为电解液锂盐,在60℃储存几天后,进行测试,结果表明:Mn的溶解量为0.1μg/g,比用LiPF6作为锂盐的效果要

文档评论(0)

ss558633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