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石漠化治理的新尝试讲义.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南石漠化治理的新尝试——构树造林 杨 家 智 前言 石漠化是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极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为活动干扰,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土壤严重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也是岩溶地区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构树是一个在西南石漠化地区生态建设中尚未被重视和很好利用的、有显著生态和经济价值的树种,其在石漠化地区的生态建设中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石漠化的治理难度 1 分布及危害 根据国家林业局的岩溶地区石漠化状况公报,我国石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重庆、四川八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51个县(市)中。截至2005年底,石漠化土地总面积为12.96万平方公里,占监测区总面积的12.1%,占监测区岩溶面积的28.7%。 按省分布状况。在这八省区中,贵州省石漠化面积达331.6万公顷,占石漠化总面积的25.6%,其后依次为云南288.1万公顷、广西237.9万公顷、湖南147.9万公顷、湖北112.5万公顷、重庆92.6万公顷、四川77.5万公顷和广东8.1万公顷,分别占石漠化总面积的22.2%、18.4%、11.4%、8.7%、7.1%、6.0%和0.6%。 按流域分布状况。石漠化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其中长江流域面积最大,为732.1万公顷,占石漠化总面积的56.5%;珠江流域次之,为486.5万公顷,占37.5%;其他依次为红河流域52.3万公顷,占4.0%;怒江流域17.7万公顷,占1.4%;澜沧江流域7.6万公顷,占0.6%。 按程度分布。轻度石漠化356.4万公顷,占石漠化总面积的27.5%;中度石漠化591.8万公顷,占45.7%;重度石漠化293.5万公顷,占22.6%;极重度石漠化54.5万公顷,占4.2%。 西南岩溶地区主要分布在以贵州为中心的云南、四川、广西、湖南、湖北、广东和重庆等省、区、市,面积约62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片裸露型岩溶区。这里位于长江、珠江分水岭地区,集“老、少、边、山、穷”于一体。该地区“土在楼上,水在楼下”(土地在各级高原面上,水在地下河及峡谷中)的水土资源不配套的基本格局,以及可溶岩造壤能力低,地下岩溶发育造成水源漏失等原因,导致生态脆弱,贫困人口面大,成为实施党中央国务院多项战略决策的重点和难点之所在。在人口和土地资源的压力下,这里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如贵州省年流失表土近亿吨,其中5800万吨泥沙通过河流外泄。因此,这一地区成为长江、珠江防洪体系中生态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水土流失加上可溶岩造壤能力低,已使石漠化状况不断恶化。据遥感资料,在上世纪末,岩石裸露率大于30%的石漠化地区有10.04万平方公里,而岩石裸露率大于50%的石漠化地区达7.55万平方公里。大片地区无水、无土,以致失去了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成为实施西部开发战略和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所在。对于居住在该地区的几千万人口来说,正在实施的几十万人的“生态移民”工程只能是“杯水车薪”。因此,党中央国务院在“十一五”计划中,把“推进黔、滇、桂等省市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列为国家目标是完全正确的。 2 治理的难度 一是面积大。根据监测,石漠化面积已达12.96万平方公里,占监测区岩溶面积的28.7%,需要加速治理。此外,还有12.4万平方公里的潜在石漠化土地,占岩溶面积的27.4%,如果不尽快实行保护,很容易转化为石漠化土地。因此,防治的任务十分艰巨。 二是目前石漠化仍呈扩展趋势。通过对云南、贵州、广西、湖南这4个重点省区的部分区域进行监测显示:1990年~2002年的10多年间,石漠化土地面积均呈扩展趋势,其扩展速率在0.8%~3.2%之间。 三是防治难度大。岩溶地区虽然雨热条件好,但由于土壤流失殆尽,肥力极差,治理难度大。同时,区域经济不发达、人口密度大、各种不合理人为活动频繁,石漠化防治难度很大。 四是区位特殊。岩溶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有45个民族、近3000万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28%。同时又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有152个国家级贫困县,贫困人口超过1000万人,2004年农民人均收入只占全国平均水平的74.6%。 五是危害严重。据调查,由于土地石漠化,70年代后期贵州省年均减少耕地近20万亩,2000年前的25年间广西岩溶区耕地减少约10%。黔、桂、滇三省每年约有300万人饮水发生困难,缺水达4、5个月,许多地方丧失了人类基本的生存条件。 石漠化还造成生态恶化,生物多样性锐减,自然灾害频发。1999年黔桂滇3省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21亿元。 可见,石漠化危害严重,形势严峻,已经严重制约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将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巨大损失,我们的子孙后代将失去赖以生存

文档评论(0)

ss558633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