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万吨兰炭湿法脱硫概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20万T/a兰炭装置生产过程中的富余煤气湿法脱硫项目 初步设计说明 湿法脱硫简介 工艺原理 主要化学反应 对所有装置要求 湿法脱硫催化剂选择 湿法脱硫配套公用工程(土建、环保、供电、供蒸汽、供水、自控仪表、防腐保温) 本设计基本数据选择和设计要求 总概算 要说明的问题 一、初步设计说明 1、湿法脱硫简介 煤气中脱硫(指硫在还原气氛中生成的H2S)的方法,分为干法和湿法,本设计采用湿法脱硫。 在常温常压下,以稀溶液(钠法或氨法)吸收煤气中酸性气体H2S(亦叫脱硫),同时选择适当的氧化催化剂,将吸收在脱硫液中H2S氧化成单质硫,从而使脱硫液得到再生,同时将再生时生成的含硫磺颗粒的硫泡沫送至连续熔硫装置(熔硫釜)得到副产品硫磺。此时还原后的氧化催化剂可以用空气氧化成氧化态催化剂,催化剂和再生后的贫液一并循环使用。 2、工艺原理 在常温常压下,煤气中H2S穿透气液两相介面扩散,由气相主体转到液相主体,第一过程是H2S先溶解于水中,第二过程是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电离生成H+和HS-,即H2S(气)→H2S(液)→H++HS-;气相中H2S浓度随之降低,其液相分压也相应上升。如不采取措施任上述过程自行发展,终将导致气液两相中H2S分压的平衡,液相中的HS-呈饱和状,上步反应会静态终止。可见,只有破坏上式的平衡态,或者从开始就不使其形成平衡,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第三过程,借助催化剂的催化氧化功能,加速反应成的HS-的氧化析硫作用,减少其在液相中的浓度。 H2S(g)→H2S(L)→ H+ + HS- + 1/2O2 → H2O + S↓ HS- + 1/2O2 == OH- + S↓),每析出一个硫原子,就相应生成一个OH-,OH-增多,相应的提高了吸收剂的浓度,化学反应速度与反应物的浓度积成正比,可见,第三过程对脱硫产生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而脱硫催化剂则决定着第三过程能否高效的正常进行。 脱硫液中HS-生成之后随这减少,并随之将单质硫从液相中分离,确保了气液两相中H2S分压常态的平衡,H2S(气) H2S(液),其分压差(多种压力降)所形成的推动力,促使H2S由气相快速持续向液相转移,达到除H2S的目的。 3、主要化学反应(以氨为碱源) 3.1 脱硫塔内吸收反应 20tt(1mol/L)稀氨水吸收煤气中H2S; NH3 + H2O = NH4OH(或NH3·H2O) NH4OH + H2S(g)→ NH4HS(L)+ H2O + 10.94Kcal NH4OH + HCN(g)→ NH4CN(L) + H2O NH4OH + NH4HCO3 →NH4)2CO3 + H2O 3.2 将脱硫液吸收H2S通过氧化生成单质S,使脱硫液再生(NH4HS中HS-被氧化成单质S)。 NH4HS + O2 → NH4OH + S↓ + 43Kcal NH4OH + HCN(g)→ NH4CN(L)+ H2O NH4OH + NH4HCO3 →(NH4)2CO3 + H2O 基本原则:先满足再生的O2的需求,据H2S + 1/2O2 → S↓ + H2OH2S→S需要空气1.57M3,而这些O2主要靠催化剂吸附,且吸附量较理论值高8-15倍,再生时,在合适的空气鼓泡吹搅下,硫颗粒与硫泡沫浮在上面才能分离。 4.2 脱硫塔 (1)选用连续微分接触式填料塔 ① 使气液两相充分接触,以提高尽可能大的传质面积和传质系数,接触后两相又能及时完善分离; ② 在塔内供气、液两相具有最大限度接近逆流,以提供最大传质动力。 (2)选用通量大、压降低、持液量少、操作弹性大、结构简单、 维修方便、制造成本低的填料塔。 (3)设计脱硫塔从下面四个方面考虑: ① 填料选择:它是脱硫塔主要构件,是填料塔的核心,其主要作用是为气液两相提供充分接触面积,增加液体的湍动(又称紊流)(Re10000呈涡流)程度,以利传质、传热(此时主要是传质),并且能通过大数量的流体。 ② 塔内件选择:采用先进的气液分布器,同时采取防壁流、防沟流措施,排出的液体考虑防涡流装置等,根据脱硫塔内H2S传递反应呈梯度变化(工程上叫连续微分接触式)和易堵特点采用一塔一设计等措施。达到塔内气液两相充分接触,最大限度地提高传质面积和传质系数。 ③ 按照填料塔的流体力学特性(如气体压降,持液量及气、液两相流体分布等性能)进行设计; ④ 填料塔传质高度取决于分离所需的传质单元数(或理论板数)和传质单元高度(或等板高度)。按原化工部第四设计院规定执行。 (4)其它要求按国家民用燃气规范GB50028—2006执行。 4.3 再生装置 (1)湿法脱硫工艺中,因再生方法不同分为氧化法和解吸法二种,本设计用氧化法; (2)氧化法中倾向于垂直插入喷射器的再生氧化槽装置; (3)喷射氧化再生装置作用 ① 将HS-进一步

文档评论(0)

a33666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