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作学__整理概述.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业生产的实质 就是利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把太阳能转变为生物能,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供人类需要。 2、农业生产的特点 1. 强烈的地域性──因地制宜、因土种植 2. 明显的季节性──因时制宜 3. 生产的持续性──持续稳定发展 4. 资源的分散性 5 系统的开放性 6 经营的综合性──农林牧全面发展,发展生态农业 3、 农业生产体系及组成 植物栽培 动物饲养 土壤管理 4、B.P.微廉斯认为,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是农业生产的两大任务。并进一步提出农业生产的三个车间理论。 综上所述,农业生产的三个车间,是合理农业生产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结构成分。只有土壤-植物-动物-微生物之间成为有机系统,并保持高效率的物质循环与能量转化,才能成为一个强有力的农业生产体系。 资源(Resources):泛指人类从事社会活动所需要的全部物质与能量来源。 农业资源(agricultural Resources) :在一定的技术、经济和社会条件下,人类农业活动所依赖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构成农业资源。 6. 农业资源的分类 (一)农业资源按其来源分类 1.自然资源 2.社会资源 (二)农业资源按其重复利用程度分类 恒定性资源 如太阳辐射、温度、降水等气候资源。 可更新资源 不可更新资源类。 (三)农业资源按其是否具有可存留性分类 可分为可存留资源 ( 如大部分消耗性资源──石油、煤、化工产品、农机具等 ) 不可存留资源 半存留资源等三类。 7、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必要性 1 植物产品输出耗用了土壤营养物质 2 农业耕作促进了有机质的耗损 3 土壤侵蚀严重损坏地力 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可能性 1 地力是可以培育的 2 农田作物增进地力的作用 3 人类农耕活动的培肥作用 8、耕作学, 亦称农作学,是研究建立合理耕作制度的技术体系及其理论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 9、耕作制度 是指人们在特定的自然和社会条件下,为了农田持续增产所采取的一整套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农业技术体系。 10、 建立合理耕作制度是耕作学科的基本任务。 合理耕作制度涵义:是指应能符合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还以农林牧协调发展为前提,以农田作物种植制度为中心,以用地和养地相结合为原则,通过科学组织生产,实现农田作物,持续增产、逐步达到稳产、高产、低成本、高效益为目的一整套综合农业技术体系。 11、种植制度 作物种植上的技术体系,也是耕作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种植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组成、配置、熟制与种植方式的总称。 种植制度内容包括 作物布局 种植模式 作物轮作与连作 农牧结合的种植制度 12、作物布局含义 作物布局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作物结构与配置的总称。 13、生态环境因素对作物布局的影响 一、作物对光适应性 二、作物对温度适应性 1.喜凉作物 喜凉耐霜型:如油菜、豌豆、春小麦、大白菜、胡萝卜、芜箐及箭舌豌豆、毛苕子等绿肥作物。燕麦、亚麻、马铃薯、蚕豆及其谷子、糜子品种也较喜凉,但这几种作物不如油菜、豌豆等,一般只耐0~4℃低温。有的作物苗期较耐低温,但到生殖生长期耐低温能力则下降,如小麦拔节其便怕霜冻。 喜凉耐寒型:如冬小麦、冬大麦、黑麦、青棵等。。 2.喜温作物 温凉型:如大豆、谷子、糜子、莜麦、甜菜、大麻、红麻等作物, 温暖型:如水稻、玉米、棉花、甘薯等 耐热型:如高粱、花生、烟草、苜蓿和南瓜、西瓜等, 三、作物对水旱适应性 喜水耐涝型 以水稻为。 喜湿润型 如陆稻、蓖麻、黄麻、烟草、大麻、蚕豆、莜麦、马铃薯、油菜、胡麻、及许多蔬菜。 中间水分型 包括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等既不耐旱也不耐捞,或前期较耐旱,中后期需水较多。 耐旱怕涝型 许多作物具有耐旱特性,如糜子、谷子、苜蓿、芸芥、扁豆、大麻子、黑麦、向日葵、芝麻、花生、黑豆、绿豆、蓖麻等。 耐旱耐涝型 如高粱、田菁、草木樨等作物既耐旱又耐涝。 四、作物对土肥适应性 1.对土壤养分的适应性 耐瘠型 在瘠薄土壤上较为适应的作物,大体有如下几种:一是能营共生固氮作用的豆科作物,如豆类作物和豆科绿肥牧草等。二是根系强大,吸肥能力强的作物,如高粱、向日葵、荞麦、黑麦和菊芋等。三是根系和地上部不态强大,吸肥能力较强或需肥较少、适应性强的作物,如糜子、谷子、大麦、燕麦、莜麦、芝麻、芸芥、胡麻、大麻籽等。 喜肥型 这类作物有的是地上部生物量大;或者是根系强大而吸肥多;或者是根系不发达而要求土壤质地的有良好供肥能力或耕层深厚。如

文档评论(0)

金不换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