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a中国森林植被分布
10--A 中国森林植被分布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十分复杂,自然条件多样,所以,我国森林种类很多,几乎有世界上所有的各种森林类型;但是我国森林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东半部和西南部的山地和丘陵。 森林植被区划的重要性 为了合理地开发利用和保护森林就必须进行森林植被区划,掌握森林的地理分布特点和规律。 森林植被区划的重要性 植被区划不仅可以提供植被资源空间分布及其生产潜力的基本资料,对各区的植被资源及其生态条件作出确切的评价,因地制宜地制订出利用和改造植被的合理措施,并且是合理布局和利用植被来保护环境和制订农林牧副业生产规划所必需的科学依据和基本资料之一。 中国森林分区 中国森林分区隶属中国植被分区。植被分区是以各区域内的综合自然条件特点和该区内的地带性典型植被类型为依据。各区在地图上自成一片,原则上不能在不同地理位置上重复出现,垂直带应从属于水平带。《中国植被》(1983)将我国植被划分为8个植被区。图8-3 中国植被分区 一、寒温带针叶林区域 二、温带针阔混交林区域 三、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 四、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 五、热带季雨林、雨林区域 六、温带草原区域 七、温带荒漠区域 八、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区域 一、寒温带针叶林区域 (一)地理位置 (二)气候特征 (三)森林特点 (一)地理位置 位于大兴安岭北部山 地,是我国最北的林区。 本区地貌呈老年期特征, 山势不高,一般海拔 700 --1100米,整个地形相对平缓,全部呈丘 陵状台地,几无山峦重叠现象,亦无终年积 雪山峰,由于气候条件比较一致从而大大减弱了植被的复杂性。 (二)气候特征 为我国最寒冷地区,年平均温度在 0℃以下(-1.2℃至一5.6℃),最冷月平均气温一28℃~ 一38℃,一月份均温一20℃,极端最低气温为一60℃,最热月平均气温15~20℃。≥10℃的积温少于1600℃,生长期90~110天。年降水量平均为400~500 mm,80%集中降落在7~8月。全区较普遍的土壤是棕色针叶林土,沼泽地为草甸土和沼泽土,且常间有岛状永冻层。 (三)森林 特点 典型的植被类型是以耐寒的兴安落叶松为主组成的明亮针叶林。群落结构简单,林下草本植物不发达,下木以具旱生形态的杜鹃为主,其次为狭叶杜香、越橘等。 (三)森林特点 乔木层中有时混生樟子松,尤其在北部较为多见。樟子松亦可组成小面积纯林,通常多分布于土壤干旱的阳坡。在本区地势较低的东南部,因受毗邻的温带针阔混交林区的影响,常混生一些温带阔叶树种,以较耐旱的蒙古栎、黑桦等为主,其次还有紫椴、水曲柳、黄柏等。这些阔叶树种数量一般不多,生长不良,构成第二林层。 (三)森林特点 落叶松林遭受破坏后,多形成各类次生阔叶林,如蒙古栎林、桦木林和山杨林等,若破坏严重则形成灌丛。 本区域为我国主要用材林基地之一,兴安落叶松木材为工业上有名的用材。值得注意的是,自开发大兴安岭林区以来,落叶松林比例下降,桦、杨次生林增多,南部林区更是如此。目前原始天然落叶松林所剩无几,应禁止或逐步减少对天然落叶松林的采伐,加以保护。 二、温带针阔混交林区域 (一)地理位置 (二)气候特征 (三)森林特点 (一)地理位置 本区域包括东北平原以北、以东的广阔山地,南端以丹东至沈阳一线为界,北部延至黑龙江以南的小兴安岭山地,全区成一新月形。主要山脉包括小兴安岭、完达山、张广才岭、老爷岭及长白山等山脉。这些山脉的海拔大多不超过1300米,以长白山主峰白云峰最高,海拔高达269l米,为东北第一峰。 (二)气候特征 本区受日本海的影响,具有海洋型温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年均温大致在一1~6℃之间,l月平均气温多在一10℃以下,七月平均气温20℃以上,冬季长达5个月以上。生长期约125一150天,积温在2000~3000℃之间。年降水量为600~800mm,多集中于6~8月。地带性土壤为暗棕壤,低地则为草甸土和沼泽主。 (三)森林特点 本区域地带性植被为针阔叶混交林,最主要的特征是由红松为主构成的针阔叶混交林,一般称为“红松阔叶混交林”。 针叶树种除红松外,在靠南的地区还有沙冷杉以及少量的紫杉和朝鲜崖柏。阔叶树种有紫椴、枫桦、水曲柳、黄菠萝、糠椴、千金榆、核桃揪、春榆及各种槭树等。 (三)森林特点 林下层灌木比较丰富,一般有20余种,主要有毛榛、刺五加、暴马丁香、猕猴桃、山葡萄、北五味子等。草本植物也有不少本地特有种,如人参、山荷叶等。 本区的垂直分布带较明显。基带的上限为海拔高度700~900m,其上则广泛分布着山地针叶林带,树种组成单纯,以耐荫性常绿针叶树——云杉和冷杉为主。 (三)森林特点 红松阔叶混交林遭受破坏后,衍生成各种次生林,常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安全管理资料目录(新版).doc VIP
- 神经质的实质与治疗 - 森田正马.doc VIP
- 改革开放后山西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pptx VIP
- 九年级美术下册 第三单元 第2课《动漫形象设计》教学教案 新人教版.doc VIP
- 比较级最高级练习.doc VIP
- D-Z-T 0325-2018 石膏、天青石、硅藻土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正式版).docx VIP
- (完整版)法兰连接尺寸HG20592-2009.pdf VIP
- 人工智能在消防防火中的应用.pptx VIP
- JB∕T 14641-2022 计算机和数据处理机房用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pdf
- AI1AI增效:AI赋能职场办公提升.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