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卷类型:A
肇庆市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估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统一检测试题
高一地理
(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别、座位号、考号填写在答题卷上密封线内相对应的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在答题区内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新中国六次人口普查年份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表”,完成1-2题
年份 出生率( ‰) 死亡率( ‰) 年份 出生率( ‰) 死亡率( ‰) 1953 37 14 1990 21.06 6.67 1964 30.68 11.5 2000 14.03 6.45 1982 22.28 6.60 2010 11.90 7.11 1.表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年份是
A. 1953年 B. 1964年 C.1982年 D.2010年
2.第六次人口普查时,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C.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读右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
3.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历程为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①②③ D.③②①④
4.能代表目前非洲人口增长特点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5.影响人口迁移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是
A.自然因素 B.文化因素 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
6.据报道,目前广东省总人口达1.1亿人,其中户籍人口7900万,常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3100多万。导致人口向广东省流动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原因 B.政治原因 C.经济原因 D.文化原因
7.我国东部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比中西部地区高的主要原因是
A.矿产资源丰富 B.人均消费水平高 C.科学技术发达 D.传统婚俗的影响
8.决定一定区域内人口承载力大小的首要因素是
A.资源状况 B.民族构成 C.人口密度 D.城市化水平
下图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读图完成9- 10题
9.图中信息反映出
A. 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是上升趋势
B.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低
C. 1982年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高
D. 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2009年的多
10.与1982年相比,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A.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 B.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C.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 D.表明25~29岁劳动力资源数量下降
某城市东西相距25千米,甲、乙、丙、丁分别表示该城市不同的区域。下图为该城市沿东西方向“人口密度与土地价格分布曲线图”。读图完成11 - 12题。
11.该城市中心商务区可能位于
A.甲区 B.乙区 C.丙区 D.丁区
12.若甲、乙、丙、丁为四个功能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区人口密度小,工业区位条件最差 B.乙区土地价格高,以仓储和绿地为主
C.丙区住宅用地为主,人口密度大 D.丁区基础设施完善,土地价格低
13.单位土地面积上投放的劳动力和资金多,产出多,则土地利用的集约度高。城市中土地利用的集约度最高的功能区是
A.工业区 B.中心商务区 C.住宅区 D.文化教育区
右图为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绘制的“某区域城市聚落分布模式示意图”,a.b.c.d分别代表不同等级的城市,M区域分布有若干乡村聚落.读图完成14—15题。
14.图示区域中,等级最高的城市是
A.a B.b C.c D.d
15.M区域居民去附近城市寻求服务,到达频率最高的城市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6.关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地下径流增大 B.生物多样性增加 C.热岛效应增强 D.土壤肥力提高
17.近年来,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