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三模语文试题答案彩版教程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盐城市三模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6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D )(3分) 《红楼梦》的一大写作特点是描写的客观性,作者绝少站出来议论。我们可将《红楼梦》比作一席???? 的酒筵,酒筵摆好,厨师就不再出现,任凭你去 消受。而我们许多作家,制好一道 “菜”,就在顾客面前 地解说示范,真是多余。? A.琳琅满目 品尝 絮絮叨叨 B.五光十色 咀嚼 絮絮叨叨 C.五光十色 品尝 喋喋不休 D.琳琅满目 咀嚼 喋喋不休 琳琅满目:琳琅:精美的玉石。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 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花样繁多。 品尝:细致地辨别滋味。 咀嚼:含在嘴里细细嚼以使烂。比喻反复体会;玩味。 絮絮叨叨:形容说话罗嗦,唠叨。 喋喋不休:喋喋:形容说话多;休:停止。唠唠叨叨,说个没完没了。 2.依次在下面三处横线上填入诗句,其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B )(3分) (1)“ ”,抗战时期的梅兰芳生活在日寇占领的北平,面对物质上的困顿和日伪的时时骚扰,他坚决拒绝日本人所谓纯商业性质的“邀请演出”。 (2)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的夫人去世后,总有人让老先生续弦,启功先生引用“ ”的诗句婉言谢绝,他宁肯孤独终老,也不愿续娶。 (3)词人辛弃疾从小舞枪弄棒,何尝有什么身体疾病?金瓯缺,山河碎,国家破败成了他最大的心病,“ ”的诗句传达出他深沉的忧伤。 A.时穷节乃见 天长地久有时尽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B.时穷节乃见 曾经沧海难为水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C.居高声自远 天长地久有时尽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D.居高声自远 曾经沧海难为水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时穷节乃见:在危难的关头,一个人的节操才能显现出来。 居高声自远:出自唐代虞世南《咏蝉》。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 天长地久有时尽:白居易《长恨歌》最后两名中。“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描写的是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故事,诗句由最后两名而得。 曾经沧海难为水:《离思五首》——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曾经到过沧海,看到别处的河流也就不足为顾了。后人用以表达对生命里最美好事物的怀念及后来事物的黯然失色感。常表示事业下滑或后续感情生活的悲哀。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陆游《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写梅花的遭遇,也是作者自写被排挤的政治遭遇。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出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作者用极高明之比兴艺术,写极深沉之爱国情思,无愧为词中瑰宝。 3.下列诗句蕴含了什么生活哲理?请用简明的语言表达。(4分) 花为什么谢了呢?我的热烈的爱把他紧压在我的心上,因此花谢了。 泉为什么干了呢?我盖起一道堤坝把它拦起给我使用,因此泉干了。 (摘自泰戈尔《园丁集》) 示例:适度而无私的爱才能久长。 评分建议:4分。“适度”“无私”“爱”“久长”每点1分。 4.白居易在《琵琶行》里,描写琵琶女弹奏琵琶,声响悦耳动听。请根据图示,在横线上补写琵琶声传入耳中的过程。要求运用比拟手法,不超过35字。(5分)? 示例:空气跟着振动,欢快地催生了声波:声波以空气为媒介,轻轻拍打耳膜。 评分建议:5分。每层意思2分,拟人手法1分。拟人手法运用一处即可。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送王圣纪赴扶风主簿序 欧阳修 前年五月,大霖雨杀麦,河溢东畿浸下田。已而不雨,至于八月,菽粟死高田。三司有言:“前时溢博州,民冒河为言,得免租者盖万计。今岁秋当租,惧民幸水旱因缘得妄免,以亏兵食.慎敕有司谨之。”朝廷因举田令,约束州县吏。吏无远近,皆望风恶民言水旱,一以农田敕限.甚者笞而绝之。 今年五月,连绵的大雨毁坏了麦子,(接着)黄河泛滥淹没了京城东部附近的洼田。不久,天又大旱,直到八月(没有下雨),高地里的豆类、粟类等作物干死。三司(宋代最高行政机构)提议:“以前黄河在博州泛滥时,老百姓曾经假冒黄河灾害提出减免赋税的要求,结果得以减免赋税的百姓数以万计。今年秋天交赋税,恐怕百姓又要借水旱为由妄图

文档评论(0)

金不换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