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消极修辞的手法
石凯鑫
摘 要 首先简述了辞章学的发展过程,其定义、性质,然后运用辞章学理论来分析毛泽东诗词的章法艺术。章法方面,本文将毛泽东诗词的章法结构分为对比类章法、调和类章法、中性类章法三大类,各大类又分出几个小类来论述。修辞方面,运用辞格理论来分析毛泽东诗词中运用辞格的技巧,探讨毛泽东诗词的辞章艺术特点,深化对毛泽东诗词的理解。这样,不仅有利于后人从伟人的艺术创造中汲取丰富的思想营养,而且更能学到毛泽东诗词创造的章法艺术和修辞技巧,这些对于弘扬传统文化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学艺术事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毛泽东诗词 章法 对比 中性 调和
一、消极修辞的研究现状
自修辞学作为一门学科诞生以来,研究者们都倾向于将目光集中在积极修辞上,而对消极修辞的关注较少。此外,研究者对于消极修辞的研究较为零散,分类标准也不统一,缺乏系统性。
修辞这一现象中“消极”这一名称的使用,我们可以追溯至清末龙伯纯的《文字发凡》(1905年由上海广智书局出版)。在“修辞现象”这一节中,龙伯纯吸收了日本学者岛村龙太郎所著的《新美辞学》中的观点,把修辞现象称为词藻,将词藻分为两大类,即外形上的语彩和内容上的想彩。他说“语彩者,言语上之彩色,属于外形的词藻是也”;“想彩者,思想的彩色”,属于内容上的词藻。语彩和想彩又各分为消极的和积极的两部分。
在龙伯纯之后,王云六的《国语修辞法述概》(1921年发表于《教育杂志》)一文,把文章中“平叙的”称为“消极的修辞现象”,“修饰的”称为“积极的修辞现象”。
稍后于王云六的王易对修辞现象的分类继承了龙氏的方法。他在《修辞学》(1926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和《修辞学通诠》(1930年由上海神州国光社出版)两书中把修辞现象分为消极、积极两部分。王易把“辞藻”(修辞现象)分为“内容——想彩”和“外形——语彩”两部分,这两部分又各分为“消极”、“积极”两类。其中“内容”一部分中的“消极之想彩”包括“命题完备”和“序次顺序”两部分;“形式”一部分中的“消极之语彩”包括“行文纯正”和“用语明确”两部分。
从上文的论述中我们不难发现龙伯纯、王云六、王义、并未将修辞现象分为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两部分。真正把“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提高到两大分野高度的时陈望道,他在《修辞学发凡》(1926年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一书中把整个修辞现象和修辞手法一分为二。凡能使语词呈现生动、形象情貌的,他将其称之为积极修辞,陈望道将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作为修辞的总纲,以此来贯穿区分修辞现象和修辞手法的始终。陈望到《修辞学发凡》中“两大分野”的体系,如陈梗生的《修辞学教程》、周振甫的《通俗修辞讲话》等,这里不作详述。
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修辞研究中,研究者们对消极修辞的研究较以往深入和细致了,其
突出代表是吴士文的《修辞讲话》(1982年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吴士文将“消极修辞”称为“一般性修辞”,他说:“‘一般性修辞’是和‘特殊性修辞’相比较而确定的名目。说它是‘一般性’,一是因为这类修辞在一般语体中都可应用,都离不开它。二是因为它所用的语言是一般的,即平平常常的、一片本色的,不需要任何修饰的。只要具有明确、通顺、贴切、简洁的效果就行。遇有不明确、不通顺、不贴切、不简洁的语言,只要选用一般性的词语加以限定、修改、调整就会有效。”他从“通顺有条例”、“简洁无废词”、“明确无歧义”、“贴切有所宜”四个方面的表达效果入手,详细论述了消极修辞的26种手法,其详尽程度在同时期的消极修辞研究中是绝无仅有的。
以上对消极修辞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大致地概括总结,下面我将参照吴士文等前人学者的研究成果对消极修辞的手法作一下归纳总结,并辅之以例证和分析。
二、消极修辞手法的研究
消极修辞与积极修辞不同,积极修辞要解决的是好不好的问题,而消极修辞要解决的是通不通的问题。一个句子是否通顺,一段话是否有条理,概括地说,主要取决于如下四个方面:一是语音方面;二是用词方面;三是语法方面;四是逻辑方面。下面我们将具体分析一下上述四个方面中所涵盖的消极修辞的手法。
(一)语音方面
1.韵调和谐
所谓韵调和谐,主要是指在遣词造句时注意韵调的重叠和交替,要有低昂互节、抑扬有致的变化。
汉语是一种富于音乐性的语言,之所以说它赋予音乐性,是因为汉语有抑扬的声调。讲求声音之美是我们汉语修辞的传统,我们当然有义务将其发扬光大,要做到声音之美最重要的就是要讲求声调的和谐。现代汉语普通话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调值,又可归为平(阴平、阳平)、仄(上声、去声)两类。在律诗和韵文中讲究利用平仄交替配合形成声音的抑扬顿挫,以产生悦耳动听的音乐美。在现代的遣词造句中充分利用汉语语音的特点,力求使词句整齐和谐,适口、顺耳。
音节安排得恰当,注意了声调平仄的变化,念起来就不会拗口,听起来就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新改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精编知识点(新编辑).pdf
- 小学《羽毛球社团》教案(36页) .pdf VIP
- 晶体的点阵结构和晶体的性质.ppt VIP
- 体检中心运用PDCA降低体检中心体检者漏检率品管圈成果汇报书.docx VIP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3版)》课后习题答案汇编.docx VIP
- 二氧化碳的高值有效封存利用课件.pptx VIP
- 印花助剂及其应用.pptx VIP
- 海康威视IP SANNAS监控存储解决方案_模版 .pdf VIP
- 第一单元第2课《国色之韵》课件 2025 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ppt
- Q_370705WAD008-2019混合型饲料添加剂氯化铵企业标准.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