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题重点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解答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之综合理解题 衢州一中 方妤 2006——2014九年间浙江省高考语文卷文言文题 2006——2014九年间浙江省高考语文卷文言文题 从体裁上说 选文多为史传作品 以所传人物为核心 叙述为主,议论较少 选文主要出自《史记》、《汉书》、《后汉书》、《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宋史》、《元史》、《明史》等正史及个人文集。 从表现内容上说 选文的主人公多为正面形象 主要围绕该人物展开记叙,叙述其生平事迹 突出该人物的优良品行和卓越才能 为官清廉、淡泊名利、为民做主、关爱百姓、孝敬父母、聪明智慧、针砭时弊、弘扬正气等。 从行文脉络上说 有序可循 (2014全国大纲)韦凑字彦宗,京兆万年人。永淳初,解褐婺州参军事……诏赐时服劳勉之……卒,年六十五。 (2014全国新课标卷一)于休烈,河南人也……举进士,授秘书省正字……及闻休烈卒,追悼久之……儒者之荣,少有其比。 (2014福建卷)张祖,字彦宗……洪武改元……建文时……声称著闻……行至吴桥卒,惟一子扶丧归。 (2014辽宁卷)赵立,徐州张益村人……靖康初……建炎三年……忠义之声远近皆倾下之……讣闻,辍朝,谥忠烈。 从行文脉络上说 有序可循 姓名——籍贯——官职——经历——主要事件——作者评论 (2010浙江)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012浙江)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014湖南)8.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014辽宁)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010浙江)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012浙江)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014湖南)8.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014辽宁)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010浙江)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胡叟与友人的交谈,显示出他对经典的独特见解,以及对当时那些缺乏真才实学的读书人的不屑。 学不师受,友人劝之,叟曰:“先圣之言,精义入神者,其唯《易》乎?犹谓可思而过半。末世腐儒,粗别刚柔之位,宁有探赜未兆者哉?就道之义,非在今矣。” B.文章叙述了胡叟在京城受人召见的过程,刻画出他言辞犀利,不能容忍他人怠慢自己的性格特征。 时京兆韦祖思,少阅典坟,多蔑时辈,知叟至,召而见之。祖思习常,待叟不足。叟聊与叙温凉,拂衣而出。祖思固留之,曰:“当与君论天人之际,何遽而反乎?”叟对曰:“论天人者其亡久矣,与君相知,何夸言若是也。”遂不坐而去。 C.文章通过对胡叟为僧人解难一事的叙述,赞美胡叟敢为他人仗义执言但又不求回报的高尚品德。 时蜀沙门法成,鸠率僧旅,几于千人,铸丈六金像。刘义隆恶其聚众,将加大辟。叟闻之,即赴丹阳,启申其美,遂得免焉。复还于蜀。法成感之,遗其珍物,价直千余匹。叟谓法成曰:“纬萧何人,能弃明珠?吾为德请,财何为也?”一无所受。 D.胡叟聪敏过人,少年成名,但因恃才傲物,言行偏激,得罪了京兆韦祖思,以致仕途受阻,一生坎坷。 叟孤飘坎壈,未有仕路 人物 ①姓名、字号; ②籍贯; ③家庭背景,一般有家庭经济状况,祖父和父亲等的学识、为人、性格、仕途以及是否健在等情况; ④学识; ⑤性情; ⑥举荐或科举功名的情况; ⑦最初的任职情况。这部分内容多在开头。 特别要注意人物之间的关系 在人物传记中,因为人物多是朝廷官员,所以,人物涉及的关系主要有: ①与皇帝及上级之间的关系; ②与事件涉及的人物之间的关系; ③与下属之间的关系; ④与黎民百姓之间的关系。另外,如果是一般人物,就会涉及与人物直接相处之人及间接影响之人的关系,其中很多与家庭背景有关系,比如受祖父、父亲的影响等。 评论 ①作者的直接评价 ②作者的间接评价 一方面注意对其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所作的简评,如“孝甚”。 另一方面从言辞的褒贬看作者的感情倾向。 (2014大纲卷)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韦凑参议朝政,敢于据理力争。景云初年,朝廷议建金仙观,他认为农事季节,建观必使农民抛弃耕作;皇上不听从,他又会同其他官员一同谏诤。 景云初,作金仙等观,凑谏,以为:“方农月兴功,虽赀出公主,然高直售庸,则农人舍耕取顾,趋末弃本,恐天下有受其饥者。”不听。凑执争,以“万物生育,草木昆蛟伤伐甚多,非仁圣本意”。帝诏外详议。中书令崔缇、侍中岑羲曰:“公敢是耶? ” 时间 注意年号及相关的具体年代 古代纪年主要用的是年号纪年法和干支纪年法。 年号纪年的标志是:①年号+初,如“乾元初”;②年号+具体年代,如“泰始六年”;③年号+中,如“天监中”;④年号+末,如“建安末”。 D

文档评论(0)

阿里山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