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由2014届高考历史试题样卷谈解题指导与史法指导 上虞中学 高国荣 2014年5月13日 一、关注及研究三类试题,明晓各自功能 1、调测卷: 高三第一学期后半学期抽样调测,摸底,定难度 2、“高考说明”中的参考试卷(样卷): 定规格,定题型与数量,定方向,模块分值。 3、高考试卷: 选拔、导向(基于正确的评析) 请问:关注过吗?研究过吗?有什么思考? 附:本人对浙江高考历史试题总体评价 平实而不花俏,题意与设问及考查目标清晰明了,能力立意题占了大部分,历史学科味很浓,效度与区分度可以。 另外,试题的整体难度,我认为符合目前浙江高中学生的历史学科“双基”的实际水平,学生可做,老师可讲,既有选拔功能又能正确引导高中历史教育的大方向,总的来说,遵循新课程“新材料新情景新问题及帖近生活”的一些命题规律,我个人对此持肯定的意见。 经过五年的自主命题,积极探索,成熟定型,且彰显重古代史、以大国史为依托、大跨度命题、考查细节、过程方法、概念有机统一等四大特色。 ——高国荣《试题成熟稳定,彰显四大特色》 二、2014届高考历史试题样卷统计分析 1、题型及在文综卷中位置,与往年一样 选择题:第12至23题,共12题 非选择题:第38至39题,共2大题6小题 二、2014届高考历史试题样卷统计分析 2、考查分布及分值(列表) 二、2014届高考历史试题样卷统计分析 2、考查分布及分值(列表) 二、2014届高考历史试题样卷统计分析 3、综合各题分值分布(列表) 二、2014届高考历史试题样卷统计分析 4、各模块分值分布(列表) 三、样卷试题特点及复习建议 1、选择题 跨模块综合题 材料型选择题居多 图示及表类选择题有 组合选择题4题 人物题和战争题有 2、材料主观题 中国史和世界史各一题,中国纵通题,世界主题题,并非通与跨 材料是文字材料为主 两大题各3小题,每小题往往有两问,且小题之间有关联 三、样卷试题特点及复习建议 3、复习建议 (1)加强中古史、世近史、政治史回归复习,查漏补缺重点。 (2)材料型选择题,特别是图表题强化指导与训练。 (3)审题与表达要多指导与示范。 思考:复习的针对性决定了成效。 四、解题指导 1、对解题的认识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方法技巧(技)+ 理解运用思维能力(能)=正确结果 方法技巧和思维能力贯串于解题全过程,学科能力转变为应试能力。 2、解题过程 审题+思维+表述(主观题)=结果 审题:可视法,划圈点 思维:娴熟学科固有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基本常用方法 四、解题指导 3、历史选择题分类及解题关键 (1)信息史实判断类 1、特点 要获取题干材料有用信息(主旨)或根据所学史实及知识内容按题设问要求作出判断。 这类选择题往往采用排除法做比较有效,特别是生题难题从有效排除一二个选项到不自觉的蒙。 2014年高考历史试题样卷中信息史实判断类选择题居多 12.(2011浙江)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下列项中,与“小国寡民”相关的是 ①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 ②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 ③罗马法的基础 ④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③④ 13.(2012浙江)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 ①晋国是姬姓封国 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 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 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4年高考历史试题样卷中信息史实判断类选择题居多 14.(2011浙江)有学者根据材料一“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煤),无一家燃薪(木柴)者”,得出宋代开封生活燃料已用煤取代木柴的结论;又有学者根据材料二“赐在京(汴都)官员柴、炭各有差,柴578万,炭585万”,对上述结论予以反驳。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两位学者所用材料相互矛盾,结论都不能成立 B.材料二否定了材料一,仅用材料一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 C.无论材料一还是材料二,都必须得到考古学支持才能成立 D.材料一指的是民众,材料二指的是官员,两条材料并不矛盾 17.(2010浙江,20题)下列是孙中山在革命进程中的言论,其先后顺序是 ①自今日始,吾等之非清朝人矣②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③使全国人民赞成我的政策,我十年之内必能为中国造二十万里铁道④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员工培训与发展第二章培训开发的教育学习原理技术报告.ppt
- 优秀经理的四大要诀技术报告.ppt
- 员工培训与管理人员开发技术报告.ppt
- 员工培训与绩效关系实证研究技术报告.doc
- 站房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报告.ppt
- 站改转线方案技术报告.ppt
- 优秀平面广告作品技术报告.ppt
- 员工培训与开发第章技术报告.ppt
- 员工培训与开发方案设计技术报告.doc
- 站在科学家的肩膀上思考探索光合作用的发现之旅技术报告.ppt
- 2025年体育职业技能鉴定能力检测试卷附完整答案详解【精选题】.docx
- 2025年体育职业技能鉴定能力检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预热题).docx
- 2025年体育职业技能鉴定能力检测试卷附答案详解【B卷】.docx
- 纪念2025年《抗战胜利80周年》活动方案 (3份)_58.docx
- 2025年上半年浙江绍兴市柯桥区事业单位招聘97人笔试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体育职业技能鉴定能力检测试卷附完整答案详解【全国通用】.docx
- 2025年体育职业技能鉴定能力检测试卷带答案详解(培优).docx
- 2025年体育职业技能鉴定能力检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基础题).docx
- 2025年体育职业技能鉴定能力检测试卷完整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体育职业技能鉴定能力检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能力提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