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第十五章 神经系统疾病 本科(主编王恩华第二版)要点.pptVIP

15第十五章 神经系统疾病 本科(主编王恩华第二版)要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尼氏小体即光镜下的粗面内质网 ,粗面内质网的主要功能是帮助膜结合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转运。少突胶质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包绕轴突、形成绝缘的髓鞘结构、协助神经电信号的跳跃式高效传递,维持和保护神经元的正常功能。 分为人型、牛型、鼠型 菌体成份与作用 结核杆菌无内毒素,也不产生外毒素和侵袭性酶类,其致病作用主要靠菌体成份,特别是胞壁中所含的大量脂质。脂质含量与结核杆菌的毒力呈平行关系,含量愈高毒力愈强。 1.脂质(Lipide):脂质占菌体干的20~40%,占胞壁干重的60%,主要是磷脂、脂肪酸和蜡质,它们大多与蛋白质或多糖质结合成复合物存在。①磷脂能刺激单核细胞增生,并可抑制蛋白酶的分解作用,使病灶组织溶解不完全,形成干酷样坏死。②脂肪酸在脂质中比重较大,其中6,6~二分枝酰~a,a~海澡糖(6,6~Dimycocyl~a,a~D~trehalose)具有破坏细胞线粒体膜,毒害微粒体酶类,抑制中性粒细胞游走和吞噬作用,引起慢性肉牙肿。具有该物质的结核杆菌毒株,在液体培养基中能紧密粘成索状,故称为索状因子(cordfactor)。③蜡质D为胞壁中的主要成分,是一种肽糖脂(Piptidoglycolipids)与分枝菌酸(My-colic acid)复合物,能引起迟发型变态反应,并具有佐剂作用。④硫酸脑苷脂(salfatides)和硫酸多酰基化海澡糖(Multiasiylated trehalose salfate)在结核杆菌毒株胞壁中含有,能抑制吞噬细胞中的吞噬体与溶酶体融合,使结核杆菌在细胞内存活。这一类糖脂能结合中性红染料。产生中性红反应,借此可鉴定结核杆菌有无毒力。 2.蛋白质(Protein):结核杆菌菌体内都含有数种蛋白质,其中重要的蛋白质是结核菌素(tuberculin)。结核茵素与蜡质D结合,能引起较强的迟发型变态反应。其他蛋白质可引起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但无保护作用。 3.多糖质(Polysuccharides):多糖质常与脂质结合存在于胞壁中,主要有半乳糖,甘露醇、阿拉拍糖等。多糖质可使中性粒细胞增多,引起局部病灶细胞浸润。 4.核酸(Nucleic acid):结核杆菌的核糖体核糖核酸(Ribonucleie acid ribosonic, rRNA)是本菌的免疫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细胞免疫。 ,两者病理变化相似 败血症:侵入血液的细菌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和病理变化 * 第十五章 神经系统疾病 病理教研室 吴海江 讲 授 内 容 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2.流行性乙型脑炎 第一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炎症。冬、春季流行,患者多为儿童和青少年 P323 脑脊髓膜 (一)病因和传播途径 飞沫传播 病人及带菌者鼻咽部 脑膜炎 细菌经上呼吸道粘膜入血、繁殖 少数人机体抵抗力下降 脑脊髓膜 脑膜炎双球菌 (二)病理变化 1.肉眼: ①脑脊膜血管:扩张充血 ②蛛网膜下腔:充满灰黄色脓液,覆盖脑沟脑回 2.镜下: ①蛛网膜血管扩张 ②蛛网膜下腔:增宽,中性粒C、淋巴C、纤维蛋白 ③细胞内外可见细菌 ④脑实质不受累,脑膜血管可有脉管炎和血栓 (三)临床联系病理 1.脑膜刺激症状: ①颈项强直:颈部僵直,下颚不能贴近胸部 炎症→累及脊髓周围蛛网膜、软脑膜、软脊膜→神经根受压→颈背部活动→疼→肌肉保护性痉挛 ②角弓反张:婴幼儿腰背肌肉保护性痉挛 ③屈髋伸膝(kernig征)阳性 炎症波及腰骶节段神经后根→屈髋伸膝→坐骨神经受牵引→腰神经根受压→疼痛 2.颅内压升高: 脑膜血管充血→蛛网膜下腔渗出物堆积→脑脊液吸收障碍→头痛,喷射性呕吐、小儿前囟饱满 斜视 面神经麻痹 3.脑神经麻痹: 基底部脑膜炎累及Ⅲ、Ⅳ、Ⅴ、Ⅵ和Ⅶ对颅神经 4.脑脊液变化: 压力升高,混浊不清,含大量脓细胞、蛋白增多,糖减少,可找到病原体。 ■暴发性脑膜炎球菌败血症: 多见于儿童。起病急,病情凶险,常短期内死亡 ①内毒素→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周围循环衰竭→休克和皮肤大片紫癜 ②→肾上腺严重出血→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高热、淡漠或躁动昏迷(沃-弗综合征) ③脑膜症状轻微 P324 第二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 encephalitis)是 乙型脑炎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夏秋季流行,儿童多见。起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 带病毒的蚊子 人体 乙型脑炎病毒 血管内皮细胞、单核-吞噬细胞中繁殖 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免疫功能低下、血-脑屏障不健全 传播媒介为蚊 一.病因及传染途径 二.病变变化 1.肉眼:脑膜充血,脑实质水肿,脑回宽、脑沟窄切面可见粟粒或针尖大半透明软化灶,境界清楚 2.镜下: (1)血管变化和炎症反应:血管袖套反

文档评论(0)

麻将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