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演示文稿程序.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历史 两千多年的历史古城 兰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15000年前已有先民繁衍、生息、距今5000年前后,兰州的远古居民创造了灿烂的彩陶文化――马家窑文化。 飞将军 兰州铁桥(中山桥) 肃本淳化阁帖 浮桥 天斧沙宫 (2)孔寿彭介绍: 孔寿彭(1909——1973年),又名庆龄,孔家崖人,自小酷爱美术,自学绘画。并在兰州城内开照相馆。民国22年(1933年),任-甘肃省党部宣传员。擅长牡丹、花鸟、山水。中年博采众长,师法齐白石、任伯年,熔铸中西画法于一炉,取材广泛。 (3)俞方皋介绍: 俞方皋(1893——1981年),字九如,沙井驿人,是位有影响的爱国将领。 曾先后任国民军第13师参谋长、第13军军参谋长、-第21军团参谋长,参加了北伐、抵抗日本侵略战争。1949年,所属22军酝酿起义,他亲自率领晋、陕、绥边区总司令部人员直属部队,向绥远董其武将军的部队靠拢。 (4)刘尔炘介绍: 刘尔炘(1864——1931),字又宽,号晓岚,又号果斋,别号五泉山人,兰州盐场堡人。22岁,乡试中举,设塾授徒。26岁,光绪乙丑科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翰林院编修。在京供职3年,辞官归里,主讲五泉书院。复又任甘肃文高等学堂总教习,专心治学,培育人才。他创办了兰州第一所小学校--两等小学堂。还主持和举办了一些学社、讲习所和专修馆。 (5)曹蓉江介绍: 曹蓉江,字兆镜,又字月如,号蓉江,生于清同治年间,卒于抗战前。兰州人。 他鄙视科举考试,追求无拘无束的精神生活,在家中辟小楼为画室,不设楼梯,借滑轮牵引上下,黎明即起,上楼摩掌碑帖画谱,挥毫写宇、临画,不令人知。 (6)张国常介绍: 张国常 (1836-1907),字敦五,号冬坞,兰州靛园寺人。清光绪三年 (1877)丁丑科进士,授刑部主事,“以父老求终养”为由,辞职归里。张学识渊博,娴熟经史,讲学兰山书院20余年,“从学者甚众,为一代宗师”。张教学时,以端庄严肃闻名,在教学上侧重讲授考据学,引导学生考核辩证文宇音义及名物典章制度。张国常对科学技术的传播,也采取欢迎支持的态度。 (7)马虎臣介绍: 马虎臣(1825—1898),名文炳,字虎臣,号正山道人、五泉髯叟,兰州人,回族。爱绘画,得云南名画家孙铁洲教导,复投师道士马安吉攻山水,并广搜名家作品反复临摹,集众家之长,结合观察花草鸟虫的体会,使绘画呈现更加秀美,具有神韵和气色,因之,画名日隆,先后立画室名大碧山馆、碧云仙馆、养正书屋、大碧吟馆。 (8)马世焘介绍: 马世焘(1809—1875),字鲁平,回族,兰州人。少从平番(今永登)寿山先生学诗,懂晓“读书当先正本原,愿将学业溯源头”的道理,博涉群籍,学业大进。壮游西北胜景,开阔胸襟,增进学识。受到陕甘学政戴兰芬的赏识,对这位富有才学的回族士子,倍加鼓励。 (9)王三祝介绍: 王三祝(1798——1882年),字道馨,号贞一子,安宁区孔家崖真乐庄人。清代兰州名医、诗人。13岁中秀才,熟读四书五经,此后,废举业而致医道,以行医为生。他为人豪爽,重义气,轻财物,医德高尚,为人治病不受谢,乡里敬如父母。 他热心家乡的公益事业。孔家崖虽地处黄河边沿,但旧旱不雨时,人们只能望水兴叹。王动员全村人堵河坝、修水车,并亲自勘测设计。 (10)吴可椟介绍: 吴可椟 (1812——1879),兰州人,故居在南府街 (今城关区金塔巷91号)。其门楣上有双钩木刻隶书:“吴柳堂先生故宅”。 清道光三十年(1850),吴可读中庚戌科进士,授刑部主事、晋员外郎。咸丰九年 (1859)分校顺天乡试。因母丧扶柩归兰,主讲兰山书院,旋奉旨帮办甘肃团练。守孝期满,入都补授原官,迁吏部郎中,转河南道监察御史。 二、风景文化 1、黄河铁桥 兰州黄河铁桥俗称“中山桥”,位于兰州市滨河路中段北侧,白塔山下、金城关前,是座历史悠久的古桥,是五千六百四十公里黄河上的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桥梁,因而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兰州作为连接内地和西北的交通枢纽,从明代起人们就开始设想在黄河上架桥,征服黄河险阻。明代洪武五年(一三七二年),朱元璋委派卫国公邓愈在兰州西面十里处始建一座浮桥。明代洪武十八年(一三八五年),兰州卫指挥杨廉将浮桥移至今日位置,至今遗存重十吨、长五点八米的铸铁桥柱“将军柱”三根。 这座名为“镇远桥”的季节性浮桥,成了二十世纪前兰州“控扼冲要,道通西域”,人们称赞它为“边缴之要津,千古之伟观”。清光绪三十三年(一九O七年),清政府在兰州道彭英甲的建议和甘肃总督升允的赞助下,聘请德

文档评论(0)

金不换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