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质与健康解析.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硒与克山病 硒缺乏已被证实是发生克山病的重要原因。临床主要症状为心脏扩大、心功能失代偿、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心率失常、心动过速或过缓等。 生化检查可见血浆硒浓度下降,红细胞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下降。 硒与大骨节病 大骨节病是一种地方性、多发性、变形性骨关节病,主要发生于青少年,其基本病变是透明软骨的变性和坏死,临床表现主要是四肢关节对称性疼痛、变形、增粗、屈伸受限和肌肉萎缩。目前认为低硒是大骨节病发生的环境因素之一 。 成人RNI: 50?g/d UL: 400?g/d 肝、肾、肉类、海产品 (三)参考摄入量和食物来源 八、氟 1、生理功能 ? 防治龋齿 氟作用于牙釉质中的羟磷灰石,在牙齿表面形成一层抗酸性腐蚀的、坚硬的氟磷灰石保护层。能降低儿童和成年人龋齿患病率。 ? 防治骨质疏松 人体骨骼60%为骨盐,氟可与羟磷灰石晶体中的羟离子交换,形成溶解度更低、更稳定的氟磷灰石,使骨质坚硬,加速骨骼生长。适量氟还有利于钙和磷的利用及在骨骼中的沉积。 2、缺乏和过多 ?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饮水含氟量低的地区龋齿发病率较高,老年人骨质疏松发病率也有所增加 ?氟斑牙:牙齿失去光泽、变脆;出现颜色斑点 ?氟骨症:腰腿及关节疼痛、脊柱畸形、骨质软化或骨质疏松等(过量氟干扰钙磷代谢、韧带和骨骼异常钙化) 氟斑牙(白垩型) 新疆奎屯地区水氟含量地理分带与青少年氟斑牙患病率关系 地理 分带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Ⅶ Ⅷ 海拔 (米 ) 660 732-450 450-330 330-310 310-300 300-280 280-270 270-230 深层地 下水氟 (mg/L) 0.28 0.277 0.66 1.07 1.85 2.23 8.51 3.87 青少年 氟斑牙 (%) 26.10 27.01 57.7 65.40 83.30 94.30 93.40 — 氟 骨 症 全国地方性氟中毒环境类型图 浅层高氟地下水型 深层高氟地下水型 高氟温泉型 富氟盐矿型 燃煤污染型地氟病病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三峡流域和西南地区,有病区县199个,病区村34872个,病区村人口3320万; 饮茶型氟中毒主要分布在西藏、四川、内蒙、青海和甘肃等省(区)有饮砖茶习惯的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 全国有316个县,共3246个乡(镇)饮用砖茶,人口约3100多万; 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人数为50.53万人; 成人II度及以上临床氟骨症患病人数为301.38万人。 3、参考摄入量和食物来源 ? 中国成人: AI 1.5mg/d UL 3.0mg/d ? 茶叶、海产品(海鱼、海带、紫菜等) 饮水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氟化物限值为1.0 mg/L。 * ? 酱油一般含食盐20%,5ml酱油可折算为1g食盐。 ? 盐腌食物如咸菜、咸蛋、咸肉、榨菜等应尽量少吃。味精(谷氨酸钠)、小苏打(碳酸氢钠)也含有钠盐。 四、铁 铁是人体重要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正常人体内一般含铁总量约为4~5g。 75%为功能性铁,存于血红蛋白、肌红蛋白、血红素酶类 25%为储备铁,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的形式存在于肝、脾和骨髓中 (一)铁生理功能 1. 铁是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酶以及某些呼吸酶的主要成分,在体内参与氧和二氧化碳的转运、交换和组织呼吸过程。 2. 与红细胞形成和成熟有关。 3. 其他 (二)吸收与代谢 1、吸收 食物中的铁大部分为三价铁,经胃酸作用还原成二价铁后被小肠吸收。 食物中的铁有两种形式: 血红素铁 指卟啉铁,可以完整地在小肠上部直接被粘膜上皮细胞吸收,很少受膳食因素的干扰(高钙摄入例外),吸收率较高 非血红素铁 主要是三价铁,必需转化成亚铁离子后方能被吸收,吸收率低 ①抑制因素: 膳食中存在的磷酸盐、碳酸盐、植酸、草酸、鞣酸 膳食纤维 多酚类化合物(茶、咖啡) 卵黄高磷蛋白 胃酸缺乏或使用抗酸药 ②促进因素: 维生素C:Fe3+? Fe2+,形成可溶性螯合物 乳酸、柠檬酸、琥珀酸、乳糖、果糖:与铁螯合成小分子可溶性物质 肉因子:某些动物组织蛋白质(畜禽鱼)中的成分,可提高非血红素铁的吸收率,但其化学结构未确知 胱氨酸、半胱氨酸等氨基酸 食物铁的吸收率 植物性食物中铁吸收率较动物性食品低: 大米1% 鱼11% 小麦粉5%

文档评论(0)

bos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