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资源环境形式与可持续发展材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的资源环境形式与可持续发展 2012年7月29日 讲课主要内容 一、中国的资源环境形势 二、环境现状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三、可持续发展的有关理论 四、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中国的资源环境形势 (一)环境资源的基本概念 (二)中国的资源环境所面临的客观形势 总的来说,中国的资源环境形式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中国人口持续膨胀,开始愈来愈面临资源瓶颈和环境容量的严重制约。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大的方面: 1、人口增长和农村贫困问题带来的压力; 2、自然资源面临短缺危机。 环境资源的基本概念 环境资源是指人们繁衍生息活动中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 自然资源主要指自然界存在的,可为人类生产服务的物质、能量和环境条件的总称,主要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和物种资源等。 社会资源指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因素中可以用于生产的各种要素,主要有人口、科学技术和技术装备、经济体制以及政策、法律法规等。 1、人口增长和农村贫困问题带来的压力 (1)总体特征 第一、人口数量与质量的矛盾; 第二、人口基数过大与资源有限之间的矛盾。 (2)具体表现 第一、人口规模过大,带来了巨大就业压力; 第二、人口结构存在隐忧; 第三、人口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偏低。 人口数量与质量的矛盾 人口过快增长特别是农村人口过快增长与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等条件发展不相适应,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素质难以提高和充分就业等问题。 我国现有5000余万的贫困人口分布在农村,贫困造成资源环境恶化;资源环境恶化又加剧贫困,最终对农业发展产生严重的制约,造成了人口增多——贫困——资源环境恶化——经济发展减缓的恶性循环。 人口基数过大与资源有限之间的矛盾 截至2000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为12.8亿人,如此众多的人口,首先是一种宝贵的劳动力资源,是生产力发展的基础因素,近13亿人口形成的庞大市场,也是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推动因素。 从目前情况看,中国人口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是不利的一面,中国的资源总量在世界上排位前列,但是人均资源量却居世界后位。 人口规模过大,带来了巨大就业压力 中国现有劳动适龄人口7.4亿,每年仍以1千多万的速度递增,就业形式十分严峻,农村富余劳动力接近2亿。 城市就业难成为普遍现象,失业和隐性失业数量惊人。据对北京、无锡、珠海调查显示,1998年3市下岗人数在当地劳动力总量中所占比率分别为6.6%、5.6%、4.7%,失业人数所占比率分别为12%、10%、13%。 当前尤为突出的是大学毕业生失业,待业急剧增加。去年毕业的145 万大学生中有近60万人未找到工作,约占总数的40%,预计2020年中国仍然会有9300万个就业缺口,解决就业吃饭问题成为政府的首要课题。 人口结构存在隐忧 一是出生婴儿性别比偏高。据“五普”资料显示2002年全国出生婴儿性别平均值也比正常值高出11个男婴,结果将影响未来人口婚配,从而影响社会安定。 二是年龄结构值得关注。 一方面人口增长潜力大,当前全国处于生育旺盛期的16-29岁育龄妇女约1.2亿。另一方面,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社会抚养负担加重,积累因之减少,制约经济、社会发展。 三是城乡人口结构落后。农村人口过多,约占总人口64%,这既限制农村生产力发展和农民的富裕进程,也限制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和国家工业化、现代化进程。 人口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偏低 受过高等教育人数比例低; 有关数据表明,高等教育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美国为60%,日、韩为30%、印度为16%,而我国才5.17%。 高科技人才比重低; 中国平均每万人中只有67人,而日本为1833人,澳大利亚也有1160人。 文盲人口比重偏高。 中国文盲总数则为8490万人,西部地区15岁及以上人口的文盲半文盲仍高达20%。在英、美等发达国家,文盲几乎为零。 2、自然资源面临短缺危机 (1)土地资源沙化严重; (2)淡水资源急剧减少; (3)矿物资源相对不足; (4)森林资源总量减少; (5)草场资源数量下降; (6)海洋资源逐渐减少; (7)漏斗区地面下沉。 土地资源 人均耕地严重不足;中国有国土面积960万km2,其中耕地面积约为20亿亩,人均1.5亩左右,不足世界人均的三分之一。 土地沙化、盐碱化及水土流失、耕地质量普遍下降呈发展趋势。由于农村抛荒、撂荒以及城市开发区热、房地产热、中国耕地每年流失五六百万亩,目前土地沙化面积已达153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367平方公里。全国每年流入江河的泥沙量达50亿吨,流失约相当于4000万吨化肥。全国耕地有机质含量平均不足1.5%。中国东北地区的黑土地,过去黑土层有60-80公分厚,但是,50年来黑土层几乎薄了一半。 淡水资源减少 人均占用量较低;中国水资源人均占有

文档评论(0)

舞林宝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