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步步高考前三个月】2015届高考语文课件(浙江专用)第一部分 第6章 题点训练二 准确判断古诗所用的表现手法
;题点训练二 准确判断古诗所用的表现手法;考生对修辞方法的判断一般无多大问题,而对表现手法的判断则掌握不准,失分较多。这不仅因为高考命题灵活,对表现手法概念的理解有出入,更因为表现手法种类多且易混淆。因此,二轮复习必经抓住这个“牛鼻子”。;如何审准题、答好题?;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赏析] 天宝三载(744)岑参举进士,授官右内率府兵曹参军,此诗即为辞别终南山隐居地高冠谷而作。从诗中看来岑参对其初授官职并不那么感兴趣,流露了一种矛盾心情:从官职的卑微来说,本不屑为之;可是为生活所迫,却不敢以此为耻。所以赴官时对原来的隐居地表现出依依不舍的深情。
首联感慨多年未得有做官的机会,到了三十多岁时才好不容易有个官做,感慨这么多年做官的心情已经多半消退了。
颔联诗人自嘲因为家无产业为生活所迫,不敢对这来之不易的小小官职有不屑之意。; 颈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吞”“醉”。前者写出了谷水淹没山间小路、恣肆无拘的情态,后者写出了山花装点栏杆、旁若无人怒放的情态。从而表达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留恋。
尾联运用了用典、借代的修辞方法,生动地写景,同时暗喻诗人为了微薄的官禄不得不割舍闲适自得的生活的矛盾心理。;2.(2014·重庆)阅读下面这首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商调·黄莺儿
赠 燕
[清]张潮
花落意难堪,向泥中,着意衔,携归画栋修花口[注]。珠帘半缄,乌衣半掺,最难消王谢堂前憾。语呢喃,千般诉说,只有老僧谙。
[注] 花口:指初开的花。因花开时如口张状,故称。;作者描写燕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答:;[赏析] “携归画栋修花口”“千般诉说”等是拟人。“王谢堂前”,即王导和谢安,“乌衣巷”,原是三国东吴禁军的驻地,后东晋王谢在此居住,繁华一时,终归衰落,与“花落”“衔花”等实写对照,既是用典又是虚写。前四句写燕子惜花故衔花,实则寄托了作者惜花伤春之情。中间三句通过写“乌衣巷”的衰落、“王谢”家族的没落,以抒发痛惜衰败之感。;【精准审题】;(二)审题要点
1.审概念。题干中出现的“表现手法”有广狭之分。广义上的,包括所有的艺术技巧,等同于“表达技巧”“艺术特色”,狭义的,专指与修辞方法相并列的表现手法,如借景抒情、对比衬托、虚实结合、用典、联想想象、托物言志(象征)、正侧结合、动静结合、直抒胸臆等。如果不明确,权且用“先狭后广”的思路作答。
2.审明暗。明考型是指题干要求直接答出表现手法,如“设问方式”1、2;暗考型是指题干要求“赏析”“怎样描写(抒情、表现)”,一般要答出表现手法。;3.审数量。就是看清题干要求答表现手法的数量。如题干中有“哪种”“何种”“最主要”等字眼,则只能答一个;如果有几个同时满足,则要“多中取主”(选最常用、最主要的)、“大中取特”(选特征特别鲜明、特别明显的)。
如果题干中有“哪些”“多种”“主要”等字眼,可以多写,但切记:多写的答案不能相互矛盾、对立,否则判为0分。题干无明确要求的可视为多写。;4.审步骤。如果题干只要求说出,则直接回答即可;如果题干要求“分析”“赏析”,则要用完整步骤(指+析+点)。另外,要视分值而定。如果分值大于或等于3分,则要用完整步骤作答。
另外,在题干未明确要求答“表现手法”的,则要看题干问的是局部还是全诗,如果问全诗的写作技巧,则首先且必须从表现手法角度回答;否则,应优先考虑修辞方法,其次是表现手法。;【规范答题】;【答题示例】 ;(1)赏析首句“细草穿沙雪半销”的妙处。
答案;[赏析] 这首诗平易浅显,韵味华美。诗人用极其自然逼真的手法,写了他由石湖返回苕溪时,沿途所见的幽雅景致。当时,诗人在除夕的晚上,与好友分手,兴高采烈地乘船归回居地,心情是比较欢快的。因此,所作也比较轻松活泼。首句“细草穿沙雪半销”,点明时在除夕,是冬去春来,雪半消、草发芽的季节。写的是途中所见的近景。第二句“吴宫烟冷水迢迢”写的是远景。小舟疾驶,那高大华丽的吴宫,被茫茫雾气笼罩,渐渐隐没在远处。第三句转写眼前,“梅花竹里无人见”。轻疾的小舟,路过高洁、清雅、傲气的梅花和竹林,自有一种乐趣。第四句以“一夜吹香过石桥”作结,“一夜香”既与上句“梅花”衔接,又启句中“过石桥”。至此,把诗人的得意之情巧妙地暗喻出来。;如何辨析常见而易混的表现手法?;考生答案1;剖析矫正;剖析矫正;[赏析] 诗歌前四句赋写春景,一派明媚生机盎然的景色。特别是颔联“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更是活泼生趣。但到颈联,诗情却陡然一变,“晚节渐于春事懒,病躯却怕酒壶倾”,为什么会有这种消极的情怀呢?不难想象,作者在这里正是在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啊。因为没有朋友在身边,所以美好的春景也懒得去赏,寂寞的酒杯更是不能端起了。(当然还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步步高】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 第18课时 新航路的开辟和欧洲殖民扩张与掠夺练习 必修2.doc
- 【步步高】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 第19课时 工业革命练习 必修2.doc
- 【步步高】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32课时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与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练习 必修3.doc
- 【步步高】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33课时 挑战教皇的权威与理性之光练习 必修3.doc
- 【步步高】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12课时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练习 必修1.doc
- 【步步高】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11课时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练习 必修1.doc
- 【步步高】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第25课时 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练习 必修2.doc
- 【步步高】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考点20 美苏两极对峙局面的形成课件 岳麓版.ppt
- 【步步高】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考点21 世界多极化趋势和跨世纪的世界格局课件 岳麓版.ppt
- 【步步高】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考点32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课件 岳麓版.ppt
- 【步步高考前三个月】2015届高考语文课件(浙江专用)第一部分 第7章 《论语》经典阅读题.pptx
- 【步步高考前三个月】2015届高考语文课件(浙江专用)第一部分 第8章 题点训练一 它很重要:新材料作文写作过程中的扣题问题.pptx
- 【步步高考前三个月】2015届高考语文课件(浙江专用)第一部分 第8章 题点训练三 尺水兴波,跌宕起伏.pptx
- 【步步高考前三个月】2015届高考语文课件(浙江专用)第一部分 第8章 题点训练二 会设分论点,说理深入而丰实.pptx
- 【步步高考前三个月】2015届高考语文课件(浙江专用)第二部分 考前回顾案: 第4章 微专题一.pptx
- 【步步高考前三个月】2015届高考语文课件(浙江专用)第二部分 考前回顾案: 第4章 微专题二.pptx
- 【步步高考前三个月】2015届高考语文课件(浙江专用)第二部分 考前回顾案: 第5章 考前作文.pptx
- 【步步高考前三个月】2015届高考语文课件(浙江专用)第二部分 考前回顾案: 第6章 微专题一.pptx
- 【步步高考前三个月】2015届高考语文课件(浙江专用)第二部分 考前回顾案: 第6章 微专题二.pptx
- 【步步高考前三个月】2015届高考语文课件(浙江专用)第二部分 考前回顾案: 第7章 训练1.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