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正确使用虚词 一、考点解读 《考试大钢》要求考生能“正确使用词语”,这“词语”中就包括“虚词”。 对虚词的考查,主要涉及连词(关联词)、助词、介词和副词。 二、语法知识补充 虚词是指不能单独成句,意义上比较抽象,有帮助造句作用的词。 汉语的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六类。 1.副词:修饰或限制动词和形容词,表示范围、程度等,而不能修饰或限制名词的词。 如:都、只、再三、屡次、很、更、越、也、还、不、竟然、居然等。 2.介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的前边,合起来表示方向、对象等的词。 如:从、自、往、朝、在、当(方向、处所或时间) 把、对、为(对象或目的) 以、按照(方式) 比、跟、同(比较) 被、叫、让(被动)等。 三、试题特点 选择题, 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是选择恰当的关联词; 二是辨别句中虚词使用的正误。 经典案例热身 1、(2005,北京)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那天夜晚,他抱着吉他即兴演唱了几支歌,脸上是 的表情,像孩子那样快乐,像农夫那样淳朴。我 一次感受到,好的男子汉本质上都是农夫,朴实,宁静,沉湎于自己的园地, 那是音乐、绘画 书籍。 A、迷醉 不止 不管 还是 B、陶醉 不只 不管 还是 C、迷醉 不只 如果 或者 D、陶醉 不止 如果 或者 2.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虚词,恰当的一项是 ( ) ①人家的进度 就要超过咱们了,咱们得加油干呐。 ②情况很复杂,你不了解一下就大发议论, 太主观了。 ③李伟思想敏捷,李黎的思想 敏捷。 A.马上 未免 更加 B.马上 不免 更加 C.立刻 不免 越发 D.立刻 未免 越发 四、方法指点 1、台湾岛内的分裂分子挑衅“一个中国的原则”由来已久,在吕秀莲之后,最臭名昭著的,莫过于 (刚刚 刚才)被民众轰下台的李登辉。 2、她常常写小说, (偶尔 偶然)也写写诗。 (一)把握词性 3、(1)发扬民主,让大家的意见 充分发表出来。 (2)再就业工作是就业工作的一部分,虽然作为重点应当侧重抓,但它毕竟不能脱离整体而单独 解决。 (3)她本来聪明 , 特别用功,所以进步很快。(加以 得以) (二)辨明关系 1、贪图小利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小圈子,打自己的小算盘, (从而 进而)忽视了集体和国家的利益。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2002年全国卷)( ) ①中美关系 动荡,不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 ②他比你只是 差一点,其实两人不相上下。 ③这几天我 接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电子邮件。 A.一再 多少 往往 B.再三 多少 常常 C.一再 稍微 常常 D.再三 稍微 往往 2、她没能参加这次考试, 她的工龄还不到半年。(因为 由于) 3、她没等下课,就 走了。 她出了校门,就 回家了。(径直 径自) 五、知识积累 虚词误用 (一)副词的误用 副词的误用主要是由于对副词意义的理解不准而造成的。 经专家鉴定,这一只明景泰年间制作的景泰蓝铜罐价值至少在三万元以上。 他常常写小说,偶然也写诗。 ①经过治理整顿,剧场内外秩序明显好转,观众出入不再互相拥挤。 ②其实,细究起来,“华厦汉民族文化”这一概念,本身就有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而并非是一个封闭的稳定范畴。 ③岳飞戎马一生,是一位抗金英雄,可最后终于被奸臣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在风波亭。 ①他们学习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钢要》,决心统筹安排,因地制宜,逐渐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②他拿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