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版学案】2015-2016学年高二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课件:第5单元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赏析 示例 ?作家名片 苏轼,其文学观点和欧阳修一脉相承,但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他的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他认为作文应达到“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艺术境界。苏轼散文著述丰富,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三家并称。文章风格平易流畅,豪放自如。苏轼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背景探秘 北宋时期,有个擅长画竹的人,姓文名同,字与可,是苏轼的表兄弟。据有关史料记载,他在自己的寓所周围种了许多竹子,无论冬夏、晴雨、晨昏,他都要仔细观察竹子,研究其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里的变化和姿态。时间久了,他默绘的竹子,幅幅动人,富有生气。他的一个好友曾题诗赞叹:“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本文讲的就是文与可画竹的故事。 ?小贴士 记 “记”这种文体出现得很早,至唐宋已大盛。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主要有台阁名胜记(如韩愈《新修滕王阁记》),山水游记(如柳宗元《永州八记》),书画书记(如韩愈《画记》、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等。在写法上,大多讲究文采藻饰,语言精美,描绘工巧,富于真情实感,熔叙事、抒情、说理于一炉。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是古代散文中文学性最强的一种,名篇佳作甚多。 ?启迪智慧 1.文中通过哪几件轶事表现文与可的个性? 提示:①将求画者送来的缣素视为袜材,对求画者多不感自豪而觉讨厌,可知其为人脱俗、淡泊名利。②作者与文与可关于“万尺竹”之辩,在诗书往来之中,既见其才情过人,又观其风趣、旷达。③与可赠画给作者,作者还之以诗,可见文与可对挚友情谊之深,为人率直、无拘。 2.第三段交代写作此文的缘由是什么?体现了怎样的艺术辩证法? 提示:作者在湖州晾晒书画,这时距文与可去世已将近半年。他见到“偃竹图”,不禁失声痛哭,回想起二人之间与画竹相关的许多往事,写成了这篇文章。这是一篇悼念性的文字,而前人评此作“戏笑成文”。这篇散文的主要部分确实颇多诙谐之语,写得妙趣横生,作者为什么偏偏要记叙一些趣事呢?苏轼引经据典地解释说:曹操的祭文中也曾有“车过”“腹痛”的诙谐之语,自己也记载下往日的幽默、戏笑之谈。 ①正是为了说明与表兄情感的深厚、关系的亲密无间。唯其如此,才可见作者和文与可的“亲厚无间”,而文与可一旦亡故,作者的悲痛之深也就可想而知。②以喜衬悲,也益见其悲,较好地体现了艺术的辩证法。 3.作者引用了哪些诗文和典故,体会叙述、引用与议论的关系。 提示:文章多处引用诗文、典故,随手拈来,自然贴切,绝无矫揉造作之感。他引用的诗文有苏辙的《墨竹赋》、文与可“书尾复写一诗”和苏轼的和诗,以及苏轼《洋洲三十咏》其一《筼筜谷》、曹孟德祭桥公文。引用的典故有:庖丁解牛、轮扁斫轮、“谓川千亩竹”。 4.本文借画竹阐发了哪两个方面的创作思想?含义分别是什么? 提示:“胸有成竹”和“心手相应”。前者:“故画竹,必先……少纵则逝矣。”其含义是:心中要有事物完整的鲜明的形象,灵感来时,要适时捕捉,一气呵成,使胸中的形象成于笔下。后者:“夫既心识其所以然……不学之过也。”其含义是:要努力学习,在实践中逐渐做到熟练掌握技巧。 5.本篇既谈“胸有成竹”的绘画理论,又记《筼筜谷偃竹》的由来和种种有关琐事,它的出发点是说理还是抒情?文章的中心是什么? 提示:本文以抒情为主,兼具叙事和说理。对绘画理论的阐述,对《筼筜谷偃竹》的由来和种种有关琐事的叙述,其实都是围绕着文与可、苏轼与竹的这段深厚的感情展开的。文章的中心是通过对与画竹相关的绘画理论的阐释和生活琐事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对文与可的真挚情谊,表达了作者对文与可的深切怀念。 6.人们评论苏轼的散文风格如“行云流水”而又中心突出,试就本文作简要分析。 提示:本文没有丝毫的做作与刻意推敲,而作者浓烈沉挚的感情由肺腑中奔泻,真实自然,深切动人。同时,所记述的与文同的“戏笑之言”,却又经过精心的选择、剪裁,一是以当初的诙谐笑乐反衬今日追怀、悼念的沉痛与悲哀;一是由此以见出逝者在绘画艺术上的杰出的成就与创造。因此,文章写来看似漫不经意,而实际上形散神凝,所有议论、诗文赠答的“戏笑之言”,始终环绕着追怀、悼念文与可这一中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金版学案】2015-2016学年人教A版数学选修2-3课件:1.1.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布乘法计数原理 .ppt
- 【金版学案】2015-2016学年人教A版数学选修2-3课件:1.1.2两个原理的应用 .ppt
- 【金版学案】2015-2016学年人教A版数学选修2-3课件:1.2.1排列(一) .ppt
- 【金版学案】2015-2016学年人教A版数学选修2-3课件:1.2.2排列(二) .ppt
- 【金版学案】2015-2016学年人教A版数学选修2-3课件:1.2.3组 合 (一) .ppt
- 【金版学案】2015-2016学年人教A版数学选修2-3课件:1.2.4组合 (二) .ppt
- 【金版学案】2015-2016学年人教A版数学选修2-3课件:1.2.5排列组合习题课 .ppt
- 【金版学案】2015-2016学年人教A版数学选修2-3课件:1.3.1二项式定理与二项展开式 .ppt
- 【金版学案】2015-2016学年人教A版数学选修2-3课件:1.3.2“杨辉三角”与二项式系数的性质 .ppt
- 【金版学案】2015-2016学年人教A版数学选修2-3课件:2.1.1离散型随机变量 .ppt
- 【金版学案】2015-2016学年高二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课件:第5单元 狱中杂记 .ppt
- 【金版学案】2015-2016学年高二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课件:第6单元 子路 .ppt
- 【金版学案】2015-2016学年高二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课件:第5单元 祭十二郎文 .ppt
- 【金版学案】2015-2016学年高二数学人教A版必修3课件:1.1.1算法的概念 .ppt
- 【金版学案】2015-2016学年高二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课件:第6单元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ppt
- 【金版学案】2015-2016学年高二数学人教A版必修3课件:1.1.2 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 .ppt
- 【金版学案】2015-2016学年高二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课件:第6单元 游沙湖 .ppt
- 【金版学案】2015-2016学年高二数学人教A版必修3课件:1.1.3 程序框图的综合(习题课) .ppt
- 【金版学案】2015-2016学年高二数学人教A版必修3课件:1.2.1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 .ppt
- 【金版学案】2015-2016学年高二数学人教A版必修3课件:1.2.2 条件语句 .ppt
最近下载
- 2025年江苏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镇江市卷)中考英语试题含解析答案.pdf VIP
- 中核新能源人员行为安全“红黄线”管理办法(试行)培训考试试卷.docx
- 福建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平时作业答案.docx VIP
- DB63T 662-2023高寒草地施肥技术规范.docx VIP
- 人教版2025秋小学数学三年级教学课件数量间的乘除关系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pptx VIP
- 平行线专项证明题.doc VIP
- 人教版2025秋小学数学三年级教学课件数量间的乘除关系整理和复习.pptx VIP
- 2024年外泌体市场需求分析.pdf VIP
- 防城港市城市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2024 .pdf VIP
- 人教版2025秋小学数学三年级教学课件数量间的乘除关系提问题、补条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