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车间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总结.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验车间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文 件 编 号: 审 核 人 : 批 准 人 : 版 序 号 : 分 发 号 : 发布 实施 发布 前 言 为规范本部门检验人员的安全操作,避免发生人身伤害等安全事故,确保分析数据准确无误,特起草本规程。 本规程由化验车间提出、起草、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 化验车间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 目的 为了规范化验车间所有化验员在进行监测操作时,严格按检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的同时,规范安全操作,避免发生人身伤害等安全事故。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化验车间所有员工的检验工作。 3 安全操作规程 3.1 化验室通用安全操作规程 3.1.1 使用电器设备安全规程 3.1.1.1 在使用电器设备时,必须事先检查电器开关接地线以及机械设备,各部分是否安全可靠。 3.1.1.2 开始工作或停止工作时,必须将开关扣严和拉下。 3.1.1.3 要更换保险丝时,要按负荷选用保险丝不准加大或以铜丝代替使用。 3.1.1.4 电器开关箱内,不准放任何物品。 3.1.1.5 严禁用导电器具去清洗电器和用湿布擦洗电器。 3.1.1.6 凡电器动力设备超过允许温度时,应立即停止运转。 3.1.1.7 禁止将水洒在电器设备和线路上,以免漏电。 3.1.1.8 凡使用110伏以上电源装置,仪器的金属外壳必须接地线。 3.1.1.9 严禁用湿手分、合开关或接触电器设备。 3.1.2 化学试验一般操作规则 3.1.2.1 配制稀硫酸时,必须在烧杯和锥形瓶等耐热容器内进行,并必须缓缓将浓硫酸加入水中,配制王水时,应将硝酸缓缓注入盐酸,同时,用玻璃棒随时搅拌,不准用相反次序操作。 3.1.2.2 一切试剂瓶要有标签,有毒药品要在标签上注明。 3.1.2.3 溶解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发热物时,必须在耐热容器内进行。 3.1.2.4 严禁试剂入口,如须以鼻鉴别试剂时,须将试剂瓶远离,用手轻轻煽动,稍闻其气味,严禁鼻子接近瓶口。 3.1.2.5 折断玻璃管(棒)时,须用钢锉在折断处锉一小槽,再垫布折断。使用时要把断口烧成圆滑。如将玻璃管(棒)插入橡皮管或橡皮塞时,应垫布插之,防止折断伤手。 3.1.2.6 严禁食具和器具混在一起或互相挪用。 3.1.2.7 易发生爆炸的操作,不得对人进行,例如二氧化钠溶融时,坩埚口不得对着人,并应事先避免可能发生的伤害,必要时,应戴好防护眼镜或设防护挡板。 3.1.2.8 一切发生有毒气体操作,须于通风柜内进行。通风装置失效时,禁止操作。 3.1.2.9 一切固体不熔物及浓酸严禁倒入水槽,以防堵塞和腐蚀水道。 3.1.2.10 身上或手上沾有易燃物时,应立即洗干净,不得靠近明火。 3.1.2.11 开启大瓶液体药品时,须用锯将石膏锯开,禁止用它物敲开,以免瓶颈破裂。 3.1.2.12 处理后的浓酸和浓碱溶液,必须先将水门放开,方可倒入水槽,一切废液如含有害物质超过安全标准,应先行处理,不准直接排入下水系统。 3.1.2.13 高温物体(灼热的磁盘或烧杯的燃烧管等)要放于不能起火的地方。 3.1.2.14 取下正在沸腾的水或溶液时,须先用烧杯夹子轻轻摇动后才能取下使用,以免使用时突然沸腾溅出伤人。 3.1.2.15 使用酒精灯,煤气灯时,注意无色火焰烫伤。 3.1.2.16 工作人员手、脸、皮肤有破裂时,不许进行有毒操作,尤其是氢化物的操作,更不允许。 3.1.2.17 使用水银注意事项: 3.1.2.17.1 装水银的玻璃器皿。 3.1.2.17.2 装水银的容器表面应盖一层甘油,有脏水银应盖一层脏水银。 3.1.2.17.3 装水银可能与大气直接接通时,不许在表面上覆盖其它物质,应在水银和大气中间接一段内装活性二氧化锰的玻璃管。 3.1.2.17.4 装水银容器应放在金属质浅盘中,当水银溅出地面时,应填死或以高锰酸钾溶液灌泡。 3.1.2.17.5 脏水银的回收,可用10%的硝酸(浓度不许再高)在通风柜内处理,分离后用水洗3—4次,先用滤纸吹干,然后再于真空中干燥二小时左右,不许采用加热蒸干。 3.1.2.18 遇到下列毒性强烈的物质时,应特别注意安全: 汞及汞盐、铅盐及铅、砷化物及砷、氢化物、白磷及磷化氢、氟化物、二硫化碳、钾钠氨的氯酸盐、铬的化合物、所有的有机化合物。 3.1.3 使用强酸、强碱及腐蚀剂安全规程 3.1.3.1 搬运和使用腐蚀性药品如强酸、强碱及溴等,要戴橡皮手套、围裙、眼镜,并穿深筒胶鞋。 3.1.3.2 搬运酸、碱前仔细作下列几项检查: 3.1.3.2.1 运器具的强度; 3.1.3.2.2 装酸或碱的容器是否封严; 3.1.3.2.3 容器的位置固定是否稳固; 3.1.3.2.4 搬运时不许一人把容器背在背

文档评论(0)

a33666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