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排队、等待、拥挤,走廊即是病房,在北京最大的儿童专科医院——北京儿童医院,这样的情况已经持续多年,并愈演愈烈,2010年12月,北京儿童医院日接诊量多次逼近历史最高值。近日,网易新闻走进北京儿童医院,真实记录这所走廊上的儿童医院。摄影/刘飞越(除署名)|编辑/冯驌 12月22日清晨,北京儿童医院内等待挂号的队伍在院内拐了几个弯,排到了二环边上。这样的现象,在2010年冬天愈演愈烈。据了解,很多通宵排队的外地家长,都是孩子的病在当地无法诊治,出于无奈才来北京求医 11月23日早上6点半左右,北京儿童医院门诊大楼刚开了一个门缝,排队等待挂号的人群就开始拼命往里挤。而接下来等待他们的,却是一个走廊上的儿童医院。摄影/李文 12月25日,孩子的父亲李先生从房顶上摘下刚输完的液体袋。“今天总算输完了,孩子得病一家子跟着受罪”,李先生说,今天是孩子输液的第五天。由于输液室挤满人,她们只能呆在走廊上。 12月26日,刘女士将输液袋绑在楼道的扶手上。她的孩子一手输液另一手拿着面包啃,一顿饭就这样解决了。 12月26日,医院大厅中排号的家长和孩子,因为长时间的等待沉沉睡去。 11月25日,老王和儿子在候诊室的凳子上熟睡。4天前,他们一家4口从河北涞水县来到北京,孩子嗓子里有痰,在老家县医院看了近一个月,花去5000多元也没见好,只能继续来北京看病。自从21日走进医院,直到25日,他们都没出过门,吃住都在医院,晚上就睡在急诊楼的走廊里。“估计27日就能好了”,老王说。 12月26日,郝娇阳抱着八个月大的女儿在二楼住院部通往急诊的走廊里输液。“18号和19号输了俩天液,见好,可现在又烧到了39.5度”,家住大兴区的他早晨10点左右到医院,挂到755号,下午4点10分刚开始输液。 12月25日晚上8点多,家长抱着孩子在走廊里输液。 12月26日,一位老人抱着小孙子在楼道里休息,孩子在她怀里睡着了。老人说,输液室人太多,喘不过气来,孩子的爸爸继续留着排号。他们下午3点到的医院,排到1700多号,当时已是晚上8点40,仍没输上液。 12月26日,一名4岁的小朋友在输液,她的母亲殷芳说,她们22号中午12点来看病,输完液到家已是凌晨3点。到今天,连输了4天液,已经越来越有经验,“今天8点孩子爸爸就来排队,下午4点多已经输上液了。来这里看病就像工厂里的流水线作业”,殷芳说。 12月25日,输液中为了打发时间,一名母亲在走廊里给孩子讲起故事。 12月26日,宁小刚一家三口正在等待排号拿药,一会儿还要排号给发烧的孩子输液。他们避开人群来到相对人少的急诊三楼走廊里,享受着午后片刻的安静。 12月26日,医院的楼道里睡着一家三口。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