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芒市中学高二历史教案: 4.1.3 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人民版选修4).docVIP

云南省芒市中学高二历史教案: 4.1.3 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人民版选修4).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云南省芒市中学高二历史教案: 4.1.3 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人民版选修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概述康熙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所做的努力,培养学生以正确的民族观争观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比较康熙时代的中国与西方,分析此后的中国之所以落后于西方的原因,培养学生比较、归纳问题的能力通过参与与落日余辉”的讨论,学习用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观 过程与方法点。采用中外对比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出发,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分析、概括 和阐述从康熙的勤奋好学、文治武功中体会康熙积极进取的精神。确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通过学习康熙在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方面所做的努力,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爱国主义情感“少年天子”康熙即位之初巩固自身权力 (1) 幼年玄烨即位,由索尼、鳌拜等辅政;祖母教诲。 (2) 智擒鳌拜与加强专制统治 原因:大臣鳌拜骄横跋扈、欺君擅权、结党乱政 清版图辽阔、人口众多、民族众多,中央权力必须加强;满汉矛盾、满族贵 族间的矛盾及各种反抗力量日益增强,也必然要加强政府镇压与控制的能力。 除鳌拜:略 此后,康熙设南书房、恢复内阁,通过勤政,大权独揽。无论议政王大臣、内阁大学士、入值南书房的汉官均不得擅权,他们的权力由皇帝授予,并随时可被收回。 “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责无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 巨细。朕必躬自断制,……” ―――康熙 清完全意义的专制政体从康熙开始。 (1) 即位时面临的状况: 康熙即位时:饱经战火、经济凋敝、国弱民贫、群雄逐鹿、四分五裂蒙古准噶尔部沙俄侵略雅克萨噶尔丹叛乱满汉矛盾仍尖锐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三藩叛乱氏驱逐荷兰殖民者后,即占据台湾,与清廷对峙 (2) 平定三藩 原因:清初所设的三藩名义上隶属中央,实际上各自拥兵,干涉地方,恣意横行,形成尾大不掉的割据势力,对中央政权构成严重威胁。 经过: 尚上书请归老辽东――吴及耿也自请撤藩――康熙毅然撤藩――三藩起叛, 广 西孙廷龄、陕西王辅臣也乘机叛清――康熙坚决武装平叛――1681 年,八年之久的三藩之乱被荡平策略:集中打击吴,对其他则“剿抚并用” ,分化瓦解。 影响:清除了大一统国家潜伏的割据、分裂的隐患,加强了国家的统一,加强了中央 集权;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安定民生。 (经过:1683 年,康熙命福建水师施琅进军台湾,澎湖一战,郑军大败、投降,台湾 纳入清朝版图。清在台湾设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台湾重新归于中央政府管辖之内。 意义:加强台湾与大陆的联系,巩固了东南海防,促进了台湾经济文化的发展。 (背景: 沙俄占据黑龙江北岸的雅克萨和上游的尼布楚, 并以此为侵略据点、 逐步推进, 不断抢掠中国东北各族人民的财物和人口。 经过:两次雅克萨之战大败沙俄,运用军事与外交手段,迫使俄接受谈判。 1689 年双方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签订《尼布楚条约》 : a.内容:以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即外兴安岭至海为界,岭、河以南属于 中国,以北属于俄国。 b.意义:通过法律条文的形式,明确规定了中俄东段边界线,肯定了中国对 外兴安岭以南全部领土的主权, 为边界人民赢得了一个长期的相对安宁的环境; 同时收 回了被沙俄侵占的领土, 制止了沙俄对黑龙江的进一步侵略, 并打破了沙俄同噶尔丹之 间的联盟,为清后来得以集中力量平定噶尔丹的叛乱创造了条件。 (背景:康熙二十七年,准噶尔叛乱爆发,噶尔丹对喀尔喀突然袭击,并在沙俄的支持下 深入距北京仅七百里的乌兰布通。 经过:康熙二十九年、三十五年、三十六年,康熙率军亲征,取得乌兰布通战役的胜利 多伦会盟:调解了喀尔喀部的内部矛盾,实行清政府统一管辖下的盟旗制度,加强了中央与喀尔喀蒙古的关系。 设驻藏办事大臣:康熙五十五年,阿拉布坦占据西藏。清派兵入藏,平息了叛乱,设置驻藏办事大臣,稳定了西藏的社会秩序。治理黄河水患、 六次南巡视察河工,为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改革赋制,减免赋税,实行“更名田” ,厉行节俭; 提倡儒学特别是理学,作为统治工具; 重视文教,恢复开科取士,组织编撰《康熙字典》 ,酷爱西学; 兴文字狱……1. “万里抚桑早挂弓,水犀军指岛门空……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 。康诗中所指事件是( C ) A 剪除鳌拜 B 平定三藩 C 统一台湾 D 抗击沙俄 2. 清设置的台湾府隶属于( B )A 浙江省 B 福建省 C 江苏省 D 广东省 3. 下列那一事件的性质与其他事件根本不同( C )A 平定三藩 B 统一台湾 C 雅克萨之战 D 平定准噶尔丹叛乱清除了大一统国家潜伏的割据、分裂的隐患,加强了国家的统一,加强了中央 集权;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安定民生。为什么说是落日余晖?盛世下的清朝有很多弊端:第一,为了限制明末以来土地兼并的发展和商业资本的发展及恢复农业生产,清政府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导致明末强大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gshiru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