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讲:药用植物资源研究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分布概况 药用植物总数: 约5000余种 藻菌植物: 约300种 苔藓植物: 40种 蕨类植物: 400余种 裸子植物: 60余种 双子叶植物: 3600余种 单子叶植物: 近700种 中国药用植物资源分布区 东北区 华北区 华中区 西南区 华南区 内蒙古区 西北区 青藏区 Ⅰ. 东北区 范围: 黑龙江、吉林全部及辽宁、内蒙古东北部。 地形: 北部有大小兴安岭呈人字形崛起, 东南侧有 长白山绵延, 中央为松辽平原。 土壤: 山地为生草灰化土,平原为肥沃的黑钙土与 黑土。 气候: 冬季严寒而漫长,夏季短暂。 分区: 大兴安岭地区、长白山地区、松辽平原地区。 药材: 地道药材“关药”的产区。 Ⅰ-1 大兴安岭地区 植被特点:耐寒落叶针叶林,如兴安落叶松、獐子松等,伴生白桦、山杨、蒙古栎等。 药用植物:500余种,主要有兴安杜鹃、西伯利亚小檗、杜香、芍药、升麻、北苍术、兴安薄荷、黄芪、防风、龙胆等。 Ⅰ-2 长白山地区 植被特点:针阔混交林, 有红松、云杉、冷杉、长白落叶松、椴树、水曲柳、核桃楸、春榆等。 药用植物:人参、五味子、细辛、天麻、党参、木通、马兜铃、黄柏等。 Ⅰ-3 松辽平原地区 植被特点:草甸草原或森林草原。 药用植物:防风、甘草、地榆、车前草、 桔梗、柴胡、黄芩、苦参等。 Ⅱ. 华北区 范围: 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华北平原、翼北 山地及西部的黄土高原。 地形: 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为山地丘陵,华北 平原西接太行山、中条山,太行山以西是 地表切割破裂的黄土高原。 土壤: 原生和次生黄土,山地丘林为棕色森林土。 气候: 暖温带气候,夏季多雨, 温暖; 冬季晴朗 干燥,春季多风沙。 分区: 辽东、山东低山丘陵地区、华北平原及辽河 下游平原地区、黄土高原地区。 药材: 地道药材“北药”的产区。 Ⅱ-1. 辽东、山东低山丘陵地区 植被特点:以赤松、辽东栎、麻栎为主,荒山由灌丛和草丛所占,常见有荆条、酸枣、胡枝子、铁扫帚、细叶小檗等。 药用植物:金银花、蔓荆子、紫珠、栝楼、防风、地黄、北柴胡、黄芩、苦参等。 Ⅱ-2.华北平原及辽河下游平原地区 植被特点:农业生产基地, 自然植被已少见,散生乔灌木零星分布, 如旱柳、垂柳、加拿大杨、毛白杨、槐、刺槐、荆条、酸枣、胡枝子、紫穗槐、柽柳、锦鸡儿等。 药用植物:野生不多,主要有酸枣、黄芩、知母等; 栽培有地黄、金银花、怀牛膝、连翘、薯蓣、白芍等。 Ⅱ-3. 黄土高原地区 植被特点:原生植被多被破坏,山区可见辽东栎、山杨、白桦、油松、侧柏等组成的森林植被。 药用植物:桃儿七、淫羊藿、龙牙草、黄精、玉竹、柴胡、北苍术、地榆、羌活、党参、远志、百里香、甘肃黄芩等。 Ⅲ. 华中区 范围: 巫山、雪峰山以东,秦岭(东段)、淮河以南, 南岭以北的广大亚热带东部地区。 地形: 低山丘陵为主,北有淮阳丘陵,南有江南丘 陵、闽浙丘陵和南岭山地。 土壤: 黄棕壤、黄壤和红壤。 气候: 暖温而湿润,冬温夏热, 四季分明。 分区: 淮阳山地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江南丘 陵地区、南岭山地区。 药材: 地道药材“浙药”和部分“南药”的产区。 Ⅲ-1.淮阳山地区 植被特点: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 药用植物:山茱萸、侧柏、乌药、茯苓等。 Ⅲ-2.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 植被特点:农业区, 自然植被已不存在,由于湖泊多, 水生植物较丰富。 药用植物:野生少,如丹参、玄参、牛膝、三叶木通、百部、海金沙、何首乌等。栽培药材多达1000种,主要有地黄、山药、独角莲、温郁金、芍药、牡丹、白术、薄荷、延胡索、百合、天门冬、杭菊花、红花、百芷、藿香。 Ⅲ-3.江南丘陵地区 植被特点:常绿阔叶林,常见马尾松、杉木及壳斗科、樟科、杜鹃花科、山茶科植物。 药用植物:主要有厚朴、吴茱萸、钩藤、杜仲、银杏、大血藤、五叶木通、乌饭树、淡竹叶、浙贝母、泽泻、金银花、明党参、杭白芷等。 Ⅲ-4.南岭山地区 植被特点:常绿阔叶林,热带成分增加,如鹰爪藤、紫玉盘等。 药用植物:肉桂、八角、山姜、大高良姜、狗脊、淡竹叶、龙眼、巴戟天、广防己等。 Ⅳ. 西南区 范围: 秦巴山地、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及部分横断 山地。 地形: 地势起伏较大, 多数地面海拔1500-2000m, 最高山峰超过5000m,最低河谷300m 以下。 土壤: 红壤、黄壤和黄棕壤。 气候: 春温高于秋温,春旱而夏秋多雨。 分区: 秦巴山地区、四川盆地区、贵州高原地区、 云南高原地区。 药材: 地道药材“川药”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