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选修4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政治家第6节《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参考教案2.docVIP

岳麓版历史选修4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政治家第6节《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参考教案2.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岳麓版历史选修4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政治家第6节《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参考教案2

第6课 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课程标准: 评述康熙帝在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 理解课标: 列举康熙帝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举措: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抗击沙俄侵略和签定《尼布楚条约》等。 评述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 强化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意识,奠定中国的版图。 一、少年天子: 幼年继位,志做明君 他8岁继位,14岁亲政,在位61年(1661-1722),享年69岁,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以来,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君主。 2、康熙初年清朝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①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坚持抗清 ②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的沙俄势力有待驱逐(中华民族与外来侵略势力之间的矛盾) ③漠西和漠北的蒙古各部需要加强管理。(中央与少数民族分裂势力之间的矛盾) 任务:统一全国和保卫边疆 ④满族入关后强制实行圈占土地、剃发易服等政策造成的满汉民族矛盾尚未平复 任务:缓和满汉民族矛盾 3、勤奋好学,中西兼采 康熙被称为“最博学的皇帝”,他博览群书,学贯中西。 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 南方:平定三藩之乱。 三藩为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占有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福建等广大地区,威胁清朝的统治和国家的统一。康熙下令撤藩,亲自指挥,大胆任用汉将,重用绿营。历时八年,终于平定三藩之乱。 策略:剿抚并用 东南:统一台湾。 郑成功1662年收复台湾,驱逐了荷兰侵略者,是民族英雄。一方面有利于台湾的早期开发,另一方面与清政府分庭抗衡,形成分裂状态。 思考:康熙帝为什么认为台湾不可与高丽比?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1683年任用施琅为将,迫使郑克塽投降,1684年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管辖。 影响: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以史为鉴:当前统一台湾,我们最有力的武器不是导弹也不是原子弹,而是几千年来血浓于水的同胞之情,是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号召力,也是几千年辉煌传统延续下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推荐参观泉州闽台缘博物馆 东北:抗击沙俄和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明末清初,沙俄不断侵扰我国黑龙江流域。康熙帝亲自东巡提出了在黑龙江两岸筑城屯田,派兵永驻的战略方针。 军事上:1685年和1686年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 外交上:1689年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 内容:中俄两国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和外兴安岭往东海为界,外兴安岭以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西属俄国,以南、以东属中国。 评价:两国平等协商而签订的边界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中俄两段边界,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维护了边界一百七十年的稳定。清朝第一次使用了“中国”这一国号,而不是“大清”这一称号,表明清朝行使和维护的是中国的主权。 联系:1858年的《瑷珲条约》噶 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 联系:拉萨314打砸抢暴力事件达赖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办法的协议》在北京签字。10月24日,达赖喇嘛十四世致电中央人民政府毛泽东主席,公开表示拥护并执行协议。1954年秋,达赖喇嘛作为西藏的人民代表出席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并当选为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56年4月22日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达赖喇嘛任主任委员。此时的达赖喇嘛得到了中央政府的充分信任和人民的爱戴。但是他却并未珍惜政府给他的荣誉和人民对他的感情。 1956年11月下旬,达赖应邀赴印度参加释迦牟尼涅周年佛教法会,尔后在印滞留近三个月,处于分裂主义势力的包围之下。由此,他开始自觉不自觉地受分裂主义分子的摆布。 1957年以后,达赖喇嘛与西藏上层分裂势力互相呼应,支持由局部逐渐扩展至全面的武装叛乱,公开撕毁“十七条协议”。1959年3月17日,达赖喇嘛出逃印度。十四世达赖从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半个世纪里,企图继续维持封建农奴制在国际上充当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反华势力的忠实工具,与治湾国民党及后来的民进党狼狈为奸企图分裂中国,以及唆使西藏区内极少数分裂主义分子不择手段地制造骚乱等不安定因素,企图破坏西藏正常的社会秩序。1、促进了民族融合;2、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3、为今天我们统一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 结合P29页的地图指导学生观察掌握清朝的疆域概况 清朝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岸,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包南海诸岛,成为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 ★讨论评价康熙帝 晚年的康熙帝曾对自己的一生作过评价,他引用诸葛亮的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后人两种不同的评价观点 一种观点是对康熙的称颂——是一位杰出的封建帝王; 另一种观点是对康熙的重新评价——延误了历史的进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gshiru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