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复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讲气压带和风带分析.ppt

高三地理复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讲气压带和风带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方法技巧 图示法记忆季风环流 副热带高气压对我国降水量和旱涝灾害的影响: 夏季,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仅保留在洋面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对我国天气、气候的影响最直接。 “副高”与我国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 1)“副高”与锋面雨带的关系: 锋面雨带始终位于“副高”的西北侧,是从“副高”吹 来的暖空气与北方的冷空气相遇形成的;锋面雨带与“副高”同进退。 2)移动规律(正常年份) ①春末(5月)“副高”位于15°N~20°N——“雨带”位于华南(南岭)地区; ②夏初(6月)“副高”延伸至20°N——“雨带”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梅雨季节; ③7~8月“副高”北进到25°N~30°N——“雨带”位于华北、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伏旱”; ④9月“副高”南移——“雨带”南移,北方雨季结束。 3)影响:“ 副高”强或弱,会导致“雨带”推进速度快或慢,引起“北涝南旱”或“南涝北旱”。 异常年份:副高的位置和强弱异常,会引起我国不同地区的水旱灾害。 ①若夏季副高发展强大,西伸至我国大陆,位置持续偏南时,雨带则长时间滞留在江淮地区,易造成江淮地区洪涝灾害,而北方地区则会发生干旱。 ②当副高季节性北跃时间提前、位置较常年偏北时,我国北方地区就容易出现洪涝灾害,南方则易发生干旱。 命 题 探 究 ? 命题点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阅读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洛杉矶及周边地区晴天较多,海滩、沙漠等多样的景观为电影拍摄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图7-14是该地区盛行风作用下形成的某一新月形沙丘局部图,图7-15是沙丘所在地风频图。        图7-14         图7-15 (1)结合大气环流分析该地区晴天较多的原因。 (2)结合图7-15,判断图7-14中箭头所指方向并说明理由。 [答案] (1)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天气晴朗。 (2)方向:南(偏南)。理由:盛行风向为西风(偏西风),沙丘缓坡为迎风坡(沙丘两翼顺着风向延伸),缓坡坡向为西(偏西)。 [解析] 第(1)题,洛杉矶位于北半球,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第(2)题,读风频图可知该地盛行(偏)西风,沙丘缓坡为迎风坡,即缓坡方向为西,根据箭头和坡向垂直可判断箭头方向。 从前题结论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典 例 精 析 下表为四地气温、降水统计资料。读表回答(1)~(2)题。 地点 纬度 气温(℃) 降水量(mm) 1月 7月 1月 7月 全年 ① 23°08′ 13.3 28.4 40.0 210.0 1 614.1 ② 39°48′ -4.7 26.0 2.6 196.0 682.9 ③ 48°58′ 3.5 18.4 54.3 53.6 647.4 ④ 54°17′ 1.8 13.4 225.0 117.0 2 399.0 (1)表中四地位置,可能的是(  ) A.①——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 B.②——亚欧大陆桥西端附近 C.③——大兴安岭西侧 D.④——西经130°附近 (2)④地降水特别丰沛的主要原因是(  ) A.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 B.位于中纬度地区,台风活跃 C.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环流显著 D.受暖流影响,大气中水汽含量丰富 题号 信息获取 答题思路 标准答案 (1)  ①地7月气温高,在北半球,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全年降水量在1000mm以上,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同理读出②~④气候  在结合四地气候特征判断气候类型的基础上,结合其所在纬度位置判断具体地区;结合选项得出最终结论 D (2)  在分析上题基础上,知④地为北美大陆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  结合上题分析,根据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分析原因 A 方 法 技 巧   题目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紧密联系,可利用前题结论作为下题的解题信息。例如典题第(1)题的判断气候类型,为第(2)题分析降水量成因提供了条件。在同一试题(或同一题组)中,前一设问的结论往往包含着下一设问的条件,可以为下一问题提供解答的信息。因此,在答题过程中,一是要做到前题设问结论的正确,在明确下题设问的基础上,构建二者的内在联系;二是要结合上一要求,能充分调用与此相关的地理知识,为解答问题提供条件。 应 用 提 升   图7-16为亚洲东部和南部某月气压与风向的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图7-16 (1)下列有关该图表示的时间,以及M点的风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文档评论(0)

LOVE爱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412243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