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知识回顾 1.各国吸取了____的教训,纷纷通过______和_____,加强政府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发达国家在__________的基础上,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 ____________,称为________。 3.______是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____出现了最早的现 代社会保障制度;全面社会保障制度在______普遍建立起来。 4.西方的社会保障制度以____为主要特征。社会福利的资金来 源分为三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整套的社会 保障制度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瑞典被称为______________。 5.福利国家的出现对个人而言,其作用是免除________、提 供__________________、产生______;对社会而言,使社会________,为经济发展创造_______________。 6.福利国家的问题: 一、战后苏联 政治上: 国际威望空前提高 军事: 唯一能抗衡美国军事大国 经济: 百废待兴 回溯: 什么是“斯大林模式”?这一模式有何弊端? 二、赫鲁晓夫改革 1953年,斯大林逝世。 改革的背景 发展越来越慢 社会问题开始显现 斯大林模式阻碍社会发展 “秘密报告”:报告很大胆,后果很严重。 1956年,苏共二十大 《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 赫鲁晓夫改革 黑白相间的墓碑毁誉参半的一生 苏联的状况 一方面 在军事上成为与美国并列的超级大国 另一方面 军备竞赛造成巨大压力,生活必需品长期短缺,社会矛盾加剧 70年代中期以后,苏联发展处于停滞状态 必须记住 1.斯大林模式的特点 高度集中 单一公有制 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 2.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 斯大林模式阻碍发展 3.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 政治改革 经济改革(农业改革) 4.改革失败的原因 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僵化的体制 * 二战 国有化 计划性 对经济活动的调控 生产力发展 社会保障制度 福利国家 济贫法 德国 二战后 保险 个人缴纳 企业缴纳 国家补贴 医疗保健 养老 住房 失业保险 教育 福利国家的橱窗 后顾之忧 提高技艺和就业的机会 安全感 趋于稳定 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开支扩大 财政赤字 积极性下降 收入增长缓慢 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 ? 苏联曾经经历了辉煌的发展时期。苏联的30—50年代,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为16%。但60年代后苏联增长势头开始减弱 ,70年代增速大幅下降,80年代丧失了速度优势。苏联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1970年为11.45%,1985年为10.2%,1990年 7.7%。苏联的国民收入1975年为美国的67%,1985年为66%,1987年为64%,但如不按官方汇率而按实际购买力计算,只相当于美国50—38%。 为什么苏联经济在50年代实现了高增长,但在此后增速却逐渐下降? 斯大林工业发展很快,1913年~1950年增加12倍。农业却徘徊不前,只提高了40%,1953年全苏人均的粮食低于1913年,而苏联人口比1913年增加了20%。 斯大林经济体制的特征及弊端 (1)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排斥市场) (2)单一的公有制 (3)以行政命令管理经济 主要特征 主要弊端 (1)片面发展重工业 (2)为支持工业,不惜损害农民利益,损害了农民的积极性 (3)计划指令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赫鲁晓夫上台,开始改革。 在揭露和批判个人崇拜上有重大意义,但全盘否定斯大林的做法引起思想混乱,对苏联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 政治改革 今天60岁以上的人对他印象很深,他对斯大林时期的许多阴暗面持否定态度,结束了警察恐怖,释放了数百万政治犯,为近2000万人恢复了名誉。这件事是难能可贵的。人们不得不承认,在赫鲁晓夫当政时,“日子确实比斯大林时代轻松”。 赫鲁晓夫1964年被勃列日涅夫赶下台时,气呼呼地说了句大实话:“你们今天能罢免我,也多亏了我创建的宽松民主政治体制!” 在联合国大会用皮鞋敲桌子,有辱斯文,丑态百出. “……我们的人民还没有过上好日子,尽管十月革命后已经有39年,战争结束也有11年了。在整个国家的范围内我们已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是,我们大家目前还只是为未来而活着,而却不是为了自己。所有的人都应该明白,人不能只靠热情生活。改善我们人民的物质生活是完全必要的,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决不能拖延了。全国都感到粮食很紧张,实际上能正常供应的只有莫斯科。在许多城市的商店里主要是蟹肉罐头和青豌豆,在农村几乎吃不到糖。而主要一点是,饮食情况年复一年地得不到改善。我们,俄罗斯,从新西兰买肉!一无所有……而我们的农村已经没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