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商业教程.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方城市的一条商业街 朝 代 市的发展情况 秦 代 汉 代 南北 朝 唐 代 宋 代 明 清 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专门管理机构,长安九市 草市形成,设“草市尉”管理 草市演变为商业中心;夜市繁荣 突破了时空限制;商业活动不再 受到官吏直接监管;草市已具较 完备饮食服务设施 都市中的商业区相当繁华 二、市在历代的发展 ——范金民《明清地域商人与江南市镇经济》 男耕得食,女织得衣,普天所同。而嘉邑之男以棉花为生,嘉邑之女以棉布为务。棉花以始之,棉布以终之。然后贸易钱米,以资食用。 ——乾隆《嘉定县志》 昭文 90 12 4 11 5 9 9 7 9 乾隆—嘉庆 44 13 9 7 8 7 嘉靖—万历 合计 常熟 新阳 昆山 震泽 吴江 元和 长洲 吴县 明清苏州府市镇数变化表 商业城市的崛起 朝 代 战国 汉 代 新朝 唐 代 宋 代 清代 二、商业都会的崛起 都市因商业集中而繁荣长安 长安、洛阳、扬州 汴京(开封) 、临安(杭州) 北京、苏州“十万烟火” 表现出商业集中的趋势(市井) 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形成,长安和五都 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 盛泽镇 买卖之所也。 以盛民也。从土从成…… 冂 (jiōng ): 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林外谓之冂。象远界也。 市有垣, 从冂从乛…… 明码标价,钱入容钱陶器 秦 设楼亭、建门墙和专门管理机构。 汉 草市形成,设草市尉管理。 南北朝 突破时空限制,形成商业街;城郊出现“市”;官吏不直接监管;草市有完备饮食服务设施 宋 出现夜市;草市发展成地方商业中心 唐 商业区繁华;市镇发展,城乡市场 明清 “市”的发展 朝代 市的发展 政府管理 农手工业发展 交通运输 人口 …… 苏州、四大名镇等 汴京 长安、洛阳、扬州、益州、 长安、“五都” 商业都会 影响因素 丝绸之路与陶瓷之路 商业发展概况 原始社会末期 商朝 周朝 春秋战国 隋唐 宋代 元代 明清 A、私商为主,黄金白银成为货币,都会兴起 B、商贸繁盛,世界级大都会,外贸繁荣 C、广泛流通纸币;商业发展步入新高峰 D、物物交换,原始商业 E、 “工商食官”,政府统一管理 F、纸币出现,集镇、夜市兴盛 G、商业市镇的兴起,贵金属货币推广 农副产品商品化,区域大商帮形成 H、职业商人、货币产生 原始社会末期:物物交换,原始商业产生。 发展阶段 影响因素 兴起 商周 春秋战国 发展 秦汉 魏晋南北朝 繁荣 隋唐 宋元 鼎盛 明清 重现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 商人 产生 私商 商帮 城市 整齐划一 逐渐繁荣 经济功能 不强 自由繁华 工商业市镇 经济功能为主 商路 国内商路 丝绸之路 陶瓷之路 商路:从大漠驼铃到南海云帆 市的发展 政府管理 农手工业发展 交通运输 人口 …… “晨抱棉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机杼轧轧,有通 宵不寐者。田家收获,输官偿外,未卒岁,室庐 已空矣,其衣食全恃此。” ——顾炎武《肇域志》江南九“松江府” “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一机一杼。 非独松也,苏杭常镇……皆恃此……以上供赋税, 下给俯仰。若求诸田亩之收,则必不可办。” ——徐光启《农政全书校注》 江南农民的纺织生产是谋生 还是谋利的“商品生产”? 传统中国在城市和市场两个领域的“赛跑”中最后却成了输家,它走的是一条歧路,没能朝通向“现代化”的目的地跑去。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谁知嫁商贾,令人却愁苦。…… 去年下扬州,相送黄鹤楼。 ……悔作商人妇,青春长别离。    从“悔作商人妇”到“宁嫁与商人” 及新的择偶观念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士 (士大夫阶层) 农 (农民) 工 (手工业者) 商 (商人) “门前冷落鞍马稀, 老大嫁做商人妇。” 这说明了什么? 课堂总结 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中国古代的工商业高度发达,手工业产品和商品经济曾长期居世界领先地位。商业的兴起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兴起有力的推动了商业的发展和繁荣。然而,封建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给古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重重阻碍。 * 买东西 买什么 上哪买 用什么买 谁在卖 商品 市场 货币

文档评论(0)

麻将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