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个人心理学 孙艳芳课件.pptVIP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超个人心理学 2011010329 孙艳芳 参考文献: [1]郭本禹.当代心理学的新进展[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3. [2]郭永玉.精神的追寻—超个人心理学及其治疗理论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元理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郭永玉.超个人心理学的界说[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6). [5]郭永玉.超个人心理学的基本理念[J].华中师大学报(人文社科版),2000,(5). [6]郭永玉.超个人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J].国外社会科学,2001,(3). [7]杨韶刚.走向整合的超个人心理学[J].心理学探新,1999,(1). [8]陈进则.超个人心理学简介[J].社会心理科学,2005,(4). [9]李敏荣.超个人心理发展观的评述[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6). [10]郭永玉.两种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辨析[J].心理学探新,2003,(1). [11]郭永玉.荣格及其学派与超个人心理学[J].武汉大学学报,2002,(2). [12]郭永玉.马斯洛晚年的超越性人格理论的形成与影响[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2,(2). [13]李安德著,若水译.超个人心理学——心理学的新范式[M].台北:桂冠图书有限公司,2002. 超个人心理学(transpersonal psychology)是20世纪60年代末在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发展中兴起的一个新的心理学派,它试图将世界精神传统的智慧整合到现代心理学的知识系统中,主要探究人类的心灵与潜能的终极价值和真我完满实现的问题。 1.超个人心理学的历史背景 2.超个人心理学的特点和理念假设 3.超个人心理学的误解 4.超个人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和应用 5.超个人的心理治疗 6.超个人心理学的评价 历史背景 社会背景 自我心理学——自我中心的文化。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仅限于个人或自我范围内的问题,它根本不能涵盖对超越水平的心理健康和意识状态的研究。 生态环境的破坏——整个有机体或“大我”和宇宙密切相联。 思想背景 西方 詹姆斯——1905年构造了“超个人”这个词; 荣格——1917年使用超个人的潜意识; 弗兰克尔——人的本质是追求人生的意义 和价值 ; 马斯洛、萨蒂奇思想的转变。 东方 中国和印度的哲学心理学(禅宗、道家、瑜伽、佛教)。 科学背景 新物理学的发展 提出一套新的世界观构想和具有争论性的 哲学问题——新的世界观和东方玄学及西方神秘主义传统的发现十分相似。 西方科学发展的实证 利用迷幻药和致幻剂可以改变人的意识状态 利用生物反馈技术,使过去认为属于自主神经系统和躯体过程的心率,血压等可以由意识的作用加以调节和控制。 利用瑜伽功、沉思或禅功可以经过意识训练达到超越自我的心境。 特点和理念假设 超个人心理学的特点 研究对象 超个人心理学不研究人的现实水平的心理健康和意识状态,而是以超自我、超时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 研究中心 超个人心理学不是渴望以个人为中心,崇尚自由和尊严的心理学,而是以宇宙为中心,超越人类和人性的心理学。 马斯洛说:“我认为,人本主义的第三种力量的心理学是过渡性的,是更高级的第四种心理学,即超越个人的、超越人的、以宇宙为中心的,而不是以人的需要和兴趣为中心的,超出人性、同一性、自我实现的那种心理学的准备阶段。” 研究范围 超个人心理学并不是一般地研究人的本性、潜能、经验、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而是探究人类心灵与潜能的终极本源(高级动机、人生价值、宇宙知觉、精神通道等)。 萨蒂奇指出“正在形成的‘第四势力’即超个人心理学是关于如下主题的科学研究和负责任的践行:成长(becoming)、个体和种系的元需要(meta-needs)、终极价值、统一意识、高峰经验、存在价值、出神入化、神秘体验、敬畏、存在、自我实现、本质、惊奇、终极意义、自我超越、精神、完整、宇宙意识、个体与种系的协同作用、神奇的相遇、日常生活的神圣化、超越的现象、宇宙的自我幽默和嬉戏(cosmic self-humour and playfulness)、对最高的觉知、反应和表达、以及一些有关的观念、体验和活动。” 超个人心理学的理念和假设 第一,人除了生理和心理两个层面以外,还有精神(或灵性)的层面; 第二,超个人心理学家揭示一般人的自我迷失; 第三,超个人心理学家强调,人本主义的自我实现的“我”是渺小、狭隘、孤立、封闭的个人“小我”,而每个人都不是绝对孤立的个体,而是属于“大我”,并根植于“大我”,这里的“大我”在不同的文化里被赋予不同的名称,

文档评论(0)

lifang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