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五单元 第三课 皇权膨胀课件 人教版.pptVIP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五单元 第三课 皇权膨胀课件 人教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五单元 第三课 皇权膨胀课件 人教版

* * * *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民政 刑狱 军政 关系: 三司互不统属,分权鼎立,遇到大事,由三司合议,上报中央。 结果: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布政使司 提刑按察使司 都指挥使司 中央 (一)明朝强化君主集权的举措 胡惟庸(?—1380),安徽定远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丞相。1355年投奔朱元璋,1370年升至中书省参知政事。后任丞相七年。骄横跋扈,独断专行,擅自决定官员生杀升降,大收金帛名马。朱元璋感到胡惟庸是极大威胁,以“擅权枉法”罪把他逮捕,并将其处死,牵连致死者达3万余人,史称“胡狱”。 胡惟庸被杀后,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使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皇权极大加强。 胡惟庸案大捕杀 明初大案——诛杀胡惟庸 皇帝 吏部 户部 刑部 兵部 礼部 工部 六部之首,主管 文官的考核与任免 主管军队调遣、 武官及士官的升迁 主管土地、户口、赋税、俸饷、 粮仓、钱库、铸钱等等,其中 主要是征收赋税。 主管天下刑政,审定和执行 律例,判案定罪,管理囚犯 主管礼仪、祭祀、 学校、朝贡、宴会等 主管修建宫殿、衙署、陵墓,以及 开采、织造、治河、屯田等。 2、中央:废丞相,撤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 影响: 军政大权完全掌握在皇帝手中。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穏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实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 ——《明会典》卷二《皇明祖训》 ①是秦速亡的原因 ②各朝丞相多是专权乱政的根源 ③相权过大,威胁皇权,为了强化皇权(根本) 朱元璋为什么要罢丞相? 3、设殿阁大学士,后来逐渐形成内阁制度。 资料 没有丞相,所有的中枢政务集中到皇帝一个人身上。以洪武十七年(1384)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为例,内外诸司奏疏共1660道,涉及3391件事情。平均计算,朱元璋每天要阅读207份奏章,处理423桩政事。 小贴士:内阁制的特点 (1)建立在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前提下。 (2)是帝王的秘书机构,辅佐皇帝决策,但最高决策权被皇帝垄断。 (3)处理的事物一般是日常文件。 (4)内阁没有法定的地位。 ○从中你看出了什么? 4、设立厂卫等特务机构。 故事2: (朱元璋)听说爱卿家昨天晚上请客了? (大学士宋濂)我请了几位好朋友,请厨师烧了些菜。 (朱元璋)卿家没有欺骗我。 故事1: (钱宰摇头晃脑地)四鼓冬冬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 (朱元璋见钱宰)你昨日的诗作得好。但是我何尝“嫌”你,为什么不用“忧”字呢?(钱宰吓得忙磕头请罪) ●皇帝日理万机,他怎么知道大臣的种种私事? ①朱元璋设锦衣卫,负责监视、侦察臣民的言行。 ②后来,明朝皇帝又陆续建立了专门的特务机构东厂和西厂,由宦官负责,可以不经过正常的法律程序,肆意侦察、逮捕、审讯臣民。 ③东厂、西厂与锦衣卫合称“厂卫”。 ④厂卫分别受皇帝的直接领导,互相制约,是组织十分严密的军事特务机构,也是专制皇权的可靠支柱。 4.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厂卫”---锦衣卫、东厂、西厂 锦衣卫、东厂和西厂是明代在刑部、都察院、大理寺这三个司法机关以外设置的直接听命于皇帝,执掌“诏狱”的特务机构。明中叶后期锦衣卫与东西厂并列,活动加强,常合称为“厂卫”。 锦衣卫原为皇帝亲军侍卫,掌管皇帝出入的仪仗。明太祖加强专制统治,特令其兼管刑狱,并给予巡查缉捕的权力,但其本职仍是“侍卫”。锦衣卫的最高长官是指挥使,常由功臣、外戚担任。“靖难之役”后明成祖为镇压人民和官员中的反对派,于1420年在北京设立了东厂,用亲信宦官任东厂提督,专门刺探臣民“谋逆妖言、大奸大恶”的事,并可以直接报告皇帝,有监视 锦衣卫之权。厂、卫彼此制约,便于皇帝全面控制。 西厂设立于1477年,也是由宦官掌领,但其规模、权 力超过东厂,自京师内外到各地王府、大小城镇,甚 至偏僻乡村,都有他们的踪迹,1510年被撤销。 (1)朱元璋是用什么办法做到对大臣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的? (2)他在得知这些情况后为什么还要当众明知故问? (3)这些反映了明朝皇帝和大臣怎样的关系? 朱元璋让锦衣卫兼做秘密警察,负责监视、侦察臣民的言行,以便随时掌握官吏的活动,惩治他认为不忠顺的官吏。 震慑群臣,以特务行动加强对官吏意志的控制,显示皇帝的绝对权威。 主仆关系 5、设立“廷杖”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jl2016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