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无害化防控技术研究重点.pptVIP

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无害化防控技术研究重点.ppt

  1.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内容 一、病菌水传播的证实和防治技术探讨; 二、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生防菌筛选 三、生防菌株XF-1的制剂化研究; 四、生防菌株XF-1的大面积应用; 五、生防菌株XF-1的防病机制研究; 六、XF-1基因组测序; 七、宣传报道。 一、病菌水传播的证实和防治技术探讨 1、两个水传播的实例 2010年文山州砚山县城关镇紫色甘蓝根肿病大面积发生。该地原来没有任何根肿病,水源地也没有根肿病发生。但2010年6月底至7月上旬砚山县田丰农业开发责任有限公司的300亩紫色甘蓝全部发生根肿病,无收。该产品本来是要出口到泰国,结果损失惨重。 原因是该公司从昆明搬迁到砚山县,将漂浮育苗盘未消毒而直接用于砚山新基地漂浮育苗。我们去现场调查,在苗床的苗上可以见到100%植株感染了根肿病!表明漂浮育苗床是根肿病传播源之一,水是重要传播载体。 1、两个水传播的实例 2010年昆明市五华区沙朗乡昆明凯普公司 ,该基地是建立在水稻田里,从未种植蔬菜,周边农户地里也从未发生过根肿病,结果300多亩十字花科蔬菜全部发生根肿病,特别是茎芥菜,无收。 原因是该公司从昆明呈贡县搬迁到沙朗乡,将漂浮育苗盘未消毒而直接用于新基地漂浮育苗。我们去现场调查,在苗床的苗上可以见到100%植株感染了根肿病!再次表明漂浮育苗床是根肿病传播源之一,水是重要传播载体。 4、漂浮苗根肿病控制技术 1)在苗床水中加入化学药剂“福帅得”(即氟啶胺),1500倍-2000倍防治效果达100%; 2) 以XF-1做种子包衣,防治效果亦较理想,防治效果达65%左右。 XF-1包衣后的大白菜苗 二、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生防菌的筛选 1、传统方法筛选 1)利用病原真菌做指示菌,在培养基上对峙培养,共分离到400株芽孢杆菌。 2)将有抑制作用的菌株盆栽防治根肿病试验,共获得了5个有很好防治作用的菌株,其中180号菌株初步试验的防效达到97%! A、温室筛选 采用30℃,170rpm,48h,LB发酵液50倍在播种前和出苗后第7天与第15天各浇灌一次带根肿病菌的苗床,并设不浇灌生防菌发酵液苗床作对照,得6-11, 56, 322等防效较好的5个菌株。 温室生防菌处理与CK对比 B、大田验证 试验1:选用效果稳定的6-11,56, 322, 241等5个菌株,30℃,170rpm,48h,LB发酵液50倍稀释液,在播种前和出苗后第7天与第15天各浇灌一次,40天后统计结果。 大田试验数据 B、大田验证 试验2:选用效果稳定的11个菌株,30℃,170rpm,48h,LB发酵液50倍稀释液,在播种前和出苗后第7天与第15天各浇灌一次,40天后统计结果。 利用PBR1基因的引物对PBR01和 PBR02 对55株芽孢杆菌进行PCR扩增,然后将PCR扩增产物进行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表明(右图),所采用的反应体系,有14株菌可以从提取的DNA中获得扩增产物,大小约750bp,与预期的基因PBR1片段大小相符 。 三、生防菌株XF-1的制剂化研究 通过工艺发酵条件的摸索,已将原来的3.2-32亿CFU/mL提高到了1000亿CFU/mL,效率提高了近500倍! 制剂在室内保存1.5年,成活率仍可达80%左右。 四、生防菌株XF-1的大面积应用 已累计生产1.5吨孢子含量100亿CFU/克的菌剂,分别用于省内外田间试验。 五、XF-1的防病机制 五、XF-1的防病机制 1、产生蛋白酶,壳聚糖酶和PBR1蛋白; 2、产生大量的丰齐素; 3、能很好定殖。 1、粗蛋白抑菌机制初探 菌株XF-1生防特性的研究—粗蛋白抑菌作用 1)菌株XF-1耐热蛋白-壳聚糖酶 耐热组分(121C)的SDS电泳 2、产生大量的丰齐素 盐酸提取环脂肽类大分子的分离与纯化, 具体是采用6M盐酸和甲醇抽提,过Sephadex LH-20 柱,以 甲醇为洗脱液,流速为 2 mL/min;反复洗脱; 收集物稀释后与三七根腐病菌(Fusarium solani)做抑菌试验; 对有活性部分做薄层分析( CHCl3-MeOH-HAc (4:1:1:0.05为液相); 对不同条带产物做抑菌活性试验,再纯化和做高效液相色谱分析、高效液相-质谱分析; 3、XF-1的定殖能力 六、XF-1基因组的测序 基因组约4.2Mb,注释正在进行中,发现它具有合成丰齐素基因簇,而少有脂肽类合成基因。后者的合成抑制丰齐素合成。 七、宣传报道 2011年9月5-9日在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上有一个展台,对项目所取得的成果做了展板,取得了非常好的效益; 2011年1月在农业部农业技术人才培训会上主讲了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防治技术。 1463 [M+H]+ FA L-Glu D-Orn D-Ala L-Glu D-Thr L-Tyr L-Ile

文档评论(0)

花仙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