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汇率制度定稿1128讲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讲 汇率制度与金融创新 一、汇率制度与汇率制度的选择理论 二、“不可能三角”与汇率制度选择 (一)外汇与汇率 外汇的概念 汇率的分类: ★ 单一汇率与复汇率; ★名义汇率、实际汇率与有效汇率 单一汇率与复汇率 ★形式上的单一汇率与复汇率 复汇率——市场汇率与官方汇率并行 名义汇率、实际汇率、有效汇率 ★实际汇率 权重选择的标准:贸易、物价、成本 有效汇率的计算公式 名义有效汇率的计算 例:假定中国只有美、英、澳和瑞士四个贸易伙伴,其基期汇率、报告期汇率贸易权重如下: USD1=CNY8 7 50% GBP1=CNY12 15 20% AUD1=CNY5 5 20% CHF1=CNY6 7 10% (二)汇率制度 汇率制度的分类 无独立法定货币的汇率制度 :如巴拿马(无本币)、欧元体(共同货币) 货币局制度 :如阿根廷和我国香港特区 传统钉住汇率 :固定(1%)钉住美元、SDR。如马来西亚 波幅内的钉住汇率制度 :比如,丹麦的波幅为2.5%,塞浦路斯为2.25%,埃及为3%,匈牙利则达到15% 爬行钉住汇率制度:事先宣布的值并不时进行小幅调整:或根据多指标对汇率进行小幅调整,如尼加拉瓜。 爬行波幅汇率制度:如以色列的爬行波幅为22%,白俄罗斯的爬行波幅为5%,乌拉圭则为3%。 不事先宣布汇率轨迹的管理浮动汇率制度:积极干预,但不事先承诺或宣布汇率的轨迹,如新加坡。 独立浮动汇率制度 :如美国、日本 2.汇率制度的国别分布 无独立法定货币、传统钉住、管理浮动和自由浮动是比较流行的汇率制度安排, 采用其他4 种汇率制度安排的国家数目较少。 固定汇率制度主要集中在欧洲、非洲和北美的加勒比海地区。相对于固定汇率制度, 浮动汇率制度在各大洲分布比较均匀。各大洲中, 都是中间类型汇率制度国家数目最多。 3.汇率制度的修订(IMF) 2007 年对货币联盟适用的汇率制度的调整 2007 年10 月,IMF 在AREAER 中对事实分类法的调整进行说明,主要是调整了货币联盟的归属。IMF将货币联盟各国汇率制度划分的依据调整为货币联盟统一货币的汇率表现,包括外部锚和货币体制的特点。调整后,欧元区各国归入独立浮动汇率制度、中非货币联盟和西非货币联盟各国归入传统钉住汇率制度,而东加勒比货币联盟各国归入货币局制度。以上改变仅为定义的变化,而并不代表各国汇率真实情况的变化。 2009 年IMF 事实分类法最新修订 2008年以来各国汇率制度的变化 2008年浮动汇率增多,其他有管理的汇率安排增多。 2009年至2010年完全浮动的国家减少;软钉住和一般浮动的数量则回复到危机前的水平。 发达国家冰岛、瑞士、新加坡。 全部发展中国家中大部分采用传统钉住和一般浮动汇率制度。 (四)汇率制度的选择理论 1、传统的汇率选择理论 ——金德尔伯格的固定论 ——弗里德曼的浮动论 ——蒙代尔一弗莱明理论 ——三 元 悖 论 ——最 优 货 币区 2、汇率制度选择理论的新假说 ——“原罪论” ——害怕浮动论 ——中间空洞论 ——反中间空洞论 “原罪论” 一国或地区由于金融市场的不完全,导致其货币不能用于国际借贷(外国银行或其他机构不能用该货币提供贷款),甚至在本国市场上,也不能用本币进行长期借贷,从而使得本国企业或政府在用外币进行借贷或投资时,会面临一种“魔鬼的选择” ——货币错配与期限错配 害怕浮动论: 所谓“害怕浮动”可以理解为一些名义上实行弹性汇率制的国家或地区将其汇率维持在对某一货币的一个狭窄的幅度内,这反映了一些国家或地区对汇率的巨大波动存在着害怕: 声称允许汇率浮动的国家多半并没有浮动,其在贸易条件等方面都遭受到更大和更频繁的冲击。 相对较低的汇率变动率是稳定汇率政策的结果。 名义和实际利率变动率明显高于真正实行浮动汇率的国家,表明不但在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也利用利率变动 进行干预。 中间空洞论: 唯一可持久的汇率制度是自由浮动汇率制度或具有非常强硬承诺机制的固定汇率制(如货币局制度)。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汇率制度正在消失。 中间 空 洞 论 的 理由是,日益增长的资本流动,使政府对汇率的承诺变得十分脆弱。因此中间汇率制度应该让位于两极汇率制度。 反中间空洞论: 如Frankel(199)认为,“对于许多国家来说,中间汇率制度通常比角点汇率制度可能更合适,特别

文档评论(0)

金不换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