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DNA 双螺旋结构的发现;The discovery of DNA Double Helix is one of the greatest findings of all time;英国剑桥 卡文迪 实验室;介绍内容:;What is DNA?;DNA is a double stranded molecule that is twisted into a Helix (Spiraling Staircase)
双螺旋阶梯样结构;The search for the secret of life dates back nearly a century prior to Watson and Crick’s ground breaking discovery in 1953;Gregor Mendel 孟德尔
The concept of heredity
遗传因子;;;约翰逊
Wilhelm Johannsen
Coins the term “Gene”;;DNA is made up of phosphates, sugars and 4 bases;;Martha Chase and Alfred Hershey.?1953. ;;Erwin Chargaff 艾尔文 查戈夫:
Shows that: A + G = T + C = 50%;社会背景 ;James Watson in 1949.;获奖者及主要成就:
约翰·斯特拉斯,第三代瑞利男爵(物理, 1904)研究气体密度,并从中发现氩
约瑟夫·汤姆孙(物理, 1906)发现电子;认识到电子是亚原子粒子;(其子后来亦获物理学奖)
欧内斯特·卢瑟福(化学, 1908)发现了放射性的半衰期,并将放射性物质命名为α射线和β射线
威廉·劳伦斯·布拉格(物理, 1915)开展用X射线分析晶体结构的研究(25岁获奖,为最年轻得主)
查尔斯·格洛弗·巴克拉(物理, 1917)发现X射线的散射现象
弗朗西斯·阿斯顿(化学, 1922)借助质谱仪发现了大量非放射性元素的同位素,并阐明了整数法则
查尔斯·威耳逊(物理, 1927)发明云室,用以观察α粒子与电子的轨迹
阿瑟·康普顿(物理, 1927)发现康普顿效应
欧文·理查森(物理, 1928)发现理查森定律
詹姆斯·查德威克(物理, 1935)发现中子
乔治·汤姆孙(物理, 1937)发现电子具有波的性质(约瑟夫·汤姆孙之子)
爱德华·阿普尔顿(物理, 1947)发现高度约为150英里(241千米)的电离层,即阿普尔顿层
帕特里克·布莱克特(物理, 1948)使用反控制云室观察宇宙射线
约翰·考克饶夫(物理, 1951)使用粒子加速器研究原子核
欧内斯特·沃吞(物理, 1951)历史上第一位人为分裂原子核的人,证明了原子结构理论
弗朗西斯·克里克(生理学或医学, 1962)与沃森共同发现了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双螺旋结构
詹姆斯·杜威·沃森(生理学或医学, 1962)与克里克共同发现了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双螺旋结构
马克斯·佩鲁茨(化学, 1962)与肯德鲁共同确定了血红素和球蛋白的分子结构
约翰·肯德鲁(化学, 1962)与佩鲁茨共同确定了血红素和球蛋白的分子结构
多萝西·克劳福特·霍奇金(化学, 1964)确定了青霉素和维生素B12的结构
布赖恩·约瑟夫森(物理, 1973)预言并发现约瑟夫森结效应
马丁·赖尔(物理, 1974)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天文学家
安东尼·休伊什(物理, 1974)发现脉冲星
内维尔·莫特(物理, 1977)同安德森发展出磁性和无序体系电子结构的基础性理论
菲利普·安德森(物理, 1977)同莫特发展出磁性和无序体系电子结构的基础性理论
彼得·卡皮查(物理, 1978)发现超流体
阿兰·麦克莱德·科马克(生理学或医学, 1979)成功进行X射线成像分析
亚伦·克拉格(化学, 1982)使用晶体电子显微镜研究病毒及类似物质的结构
诺曼·拉姆齐(物理, 1989)研发超精密铯原子钟和氢微波激射器
;Francis Crick and James Watson in the 1950s.;Watson and Crick used the “Model Building” approach. (不做实验)
They physically built models out of wire, sheet metal, nuts and bolts to come up with the structure of DNA
为什么要用模型?
有时候手比脑子更加能够掌控结构的实质
“Sometimes the fingers can grasp what the mind cannot” ;克里克 和奥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三一EBZ200悬臂式掘进机使用说明书.pdf VIP
- 教学能力比赛-教学实施报告(基础会计).pdf VIP
- 古典文献学第十章 文献的整理 : 校勘与辨伪.ppt VIP
- 学校食堂供应商评价表(参考模板).doc VIP
- 2025年广东省广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英语试题.docx VIP
- 禁毒教育知识培训.pptx VIP
- JB-QB-FS5101火灾报警控制器_使用说明书.pdf
- 2025上半年中级软件水平考试《网络工程师(综合知识)》新版真题卷(附详细解析).docx VIP
-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全册).pptx VIP
- 中小学校教师师德师风专题培训讲座PPT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