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第八章_儿童的情绪发展.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 儿童的情绪发展 情绪:喜怒哀惧有原因 布什总统的表情 布什总统的表情 布什总统的表情 喜:布什总统上班第一天 悲:“库尔克斯”号航母沉没之后 愤怒的巴勒斯坦少年和哭泣的儿童 第一节 儿童早期情绪的发展 几种情绪理论的比较: 一般常识:“我颤抖是因为我害怕” 坎农-巴德:“这个狗使我颤抖和感到害怕” 情绪和情感的分类 情绪的分类 《礼记》七情说:喜、怒、哀、惧、爱、恶和憩。 生物进化观:基本情绪;复合情绪 伊扎德:复合情绪分三类,一是基本情绪的混合,如兴趣—愉快;恐惧—害羞等;二是基本情绪和内驱力的结合,如性驱力—兴趣—享乐、疼痛—恐惧—怒等;三是基本情绪与认知的结合,如活力—兴趣—愤怒、多疑—恐惧—内疚等。 情绪的维度与两极性 内涵 情绪的维度是指情绪所固有的某些特征,这些特征又存在两种对立的状态,称为两极性。 动力性:增力vs.减力 激动性:激动vs.平静 强度:弱vs.强 紧张vs.轻松 情绪维度的理论 三维理论: ①冯特:愉快—不愉快;激动—平静;紧张—松弛。 ②施洛伯格:愉快—不愉快;注意—拒绝和激活水平 ③普拉切克:情绪具有强度、相似性和两极性 四维理论: 伊扎德:愉快度、紧张度、激动度和确信度等四个维量。 一、情绪和情感的性质和功能 情绪和情感概念 情绪(emotion)和情感(feeling):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构成: 主观体验 外部表现 生理唤醒 测谎仪 及其记录 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区别: ①情绪主要指感情过程,具有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的特点。 ②情感指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它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联系: ①历史上统称为感情。 ②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适应功能 动机功能 组织功能 信号功能 情绪状态的分类 心境:指人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它具有弥漫性。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 #意识狭窄#:在激情状态下出现的现象,表现为认识活动范围缩小,理智分析能力受到抑制,自我控制能力减弱,进而使人失去控制,甚至做出一些鲁莽的行为或动作。 应激:指人对某种以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 各种情绪现象的时间历程表 高级情感的分类 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在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 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在认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美感:是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婴儿的微笑 Phase 1: 自发微笑(0-5周) Phase 2: 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3-4周起) Phase 3: 有选择性的社会性微笑(5-6个月起) 笑是情绪愉快的表现。儿童的笑,比哭发生得晚,可分为以下种: (1)自发性的笑(0-5周) 这种早期的笑在8个月后逐渐减少。 (2)诱发性的笑(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周—4、5个月)。 4个月前的婴儿只会微笑,不会出声笑。4个月以后才笑出咯咯声来。 (3)社会性微笑(5、6个月起 ) 婴儿的哭 阶段1:生理—心理的激活(0—1月) 阶段2:心理激活(1月起) 阶段3:有区别的哭泣(2—22个月) 健康婴儿有9种类型的啼哭: 出生时的首次啼哭; 饥饿或口渴; 不适意; 困倦; 恐惧; 惊吓; 忧郁; 焦急; 发怒等 婴儿的啼哭有不同的模式: ①饥饿的啼哭是有节奏的,其频率通常是250-450赫兹。这是婴儿的基本哭声。出生第一个月时,有一半啼哭是由于饥饿或干渴引起的。到第6个月,这一类啼哭就下降为30%。 ②发怒的啼哭,声音往往有点失真。 ③疼痛的啼哭,事先没有呜咽,也没有缓慢的哭泣,而是突然高声的大哭,拉直了嗓门连哭数秒,接着是平静地呼气,再吸气,然后又呼气。由此引起一连串的叫声。疼痛的啼哭还可以分为偶发性疼痛型和通常性或慢性疼痛型。 ④恐惧和惊吓的啼哭,突然发作,强烈而刺耳,伴有间隔时间较短的号叫。 ⑤不称心的啼哭, 开始时的两三声是缓慢而拖长的,持续不断,悲悲切切。 ⑥招引别人的啼哭。从第三周开始出现。先是长时间吭吭吱吱,低沉单调,断断续续。如果没有人 婴儿对他人面部表情的识别和模仿 水平一:无面部知觉(0-2个月) 水平二:不具备情绪理解的面部知觉(2-5个月) 水平三:对表情意义的情绪反应(5-7个月) 水平四:在因果关系参照中应用表情信号(7-10个月) 情绪的识别 早在婴儿能够理解语词之前,就通过一整套情绪表现的模式来交流。 研究者估计,在3~6个月这段面对面游戏的高峰期,一个婴儿可以看到大约3200次面部表情的样例。 早在4个月时,婴儿就已能区别不同的情绪。 向4~6个月的婴儿呈现一个成人高兴、发怒或自然状态下面部表情的幻灯片(Labarbera等,1976),婴儿注视高兴

文档评论(0)

四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