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选修五《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形成条件:一是要有自然异变作为诱因,二是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自然灾害的地域危害程度;一.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 1.人类活动可以增加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材料一:
读教材P18某河流修建水库前后径流量的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分析河流修建水库后径流量的变化?
从图中可以看出河流上修建水库后使河流径流量更加平稳。
(2)水库的这种作用对流域有何意义?
通过河流的这种削峰补枯,调节径流的作用,减少了汛期发生洪水灾害、枯水期发生旱灾的可能性和强度。
(3)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有利影响,除了修建水库,还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举例说明。
例如,植树造林和水土保持措施可以减少滑坡、泥石流的发生。; 1.人类活动可以增加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一.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材料二
2010年6月份以来,长江流域水情之猛、灾情之重、抗灾之急为近10年来所罕见,受灾人口近8000万,323人因灾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近千亿元。结合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试分析长江流域灾害频发的人为原因。
随着人口增加,流域内原始森林过度采伐,植被遭到破坏;下游围湖造田,大面积湿地消失;水土流失加剧,河道普遍淤塞,蓄洪、泄洪能力降低等是长江流域洪灾频繁,灾情加重的主要原因。
(2)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海水入侵,地表沉降,地面塌陷。
(3)以上材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人类超强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环境恶化,致使环境不稳定,导致多种自然灾害频发。因此,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因地制宜进行开发。;二.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结论: 灾前防范意识
灾中的应急措施
灾后的自救互救行为;①在相同强度的自然灾害下,
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易损
性不同;;阅读P20图1.29思考城市化对城市洪水的发生有什么影响?;2.人类活动影响不同土地类型的易损性
(1)在相同强度的自然灾害下,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 易损性不同。
(2)城市用地扩大,???地、林、草用地减少,加重城市的洪水灾害。;如果右图表示的是某条河流
不同年代的流量年变化曲线,
则在这期间该河流域可能
①修建了水利工程
②开辟了运输航线
③加固了防洪大堤
④流域内植被遭到破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3.工程措施、生物措施能改变受灾体的易损性;三、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甲;小行星撞击地球,引起强烈爆炸,
大量沙土尘埃颗粒弥漫地球大气,
造成恐龙销声匿迹。;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环境
的利用程度逐渐加深、范围增大,活动范围从地表向地下
和空中、从陆地向海洋发展,资源利用从土地资源、生物
资源向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发展→越来越多的自然异变影
响到人类生产生活——更多灾种影响到人类。
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成灾特点不同。
原始社会,影响人类的灾种:地震、滑坡、泥石流;
农业社会,除了上述灾种外,还有洪涝、旱灾、
病虫害、寒潮、台风、风暴潮等;
工业社会,除了上述灾种外,还有赤潮、海水入侵、
海冰等。;生态建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1_犬的起源、进化与特征.ppt VIP
- 2024高考语文考前精刷卷专题十四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docx VIP
- 大学语文之诗经电子教案.doc VIP
- 高校生活超市和24小时便利店租赁经营投标常用方案(最全).doc VIP
- 15J001 围墙大门图集标准.docx VIP
- 双向搅拌桩加固高速公路软土地基现场对比试验研究.pdf VIP
- 铁道概论:铁路信号和通信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细菌的形态与结构.ppt VIP
- 贵州丹寨金汞矿日处理500吨(一期250吨)金汞原矿浮选生产线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VIP
- 大一新生班干部竞选演讲稿PPT.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