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时间 日本 美国 英国 联邦 德国 法国 意大利 1952-1960年 8.2 2.8 2.7 7.5 4.8 5.8 1961-1970年 11.2 4.1 2.8 4.8 5.8 5.6 各国经济增长率(%)比较 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3.日本经济崛起的影响 ⑴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提出“政治大国”的目标); ⑵改变在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外交政策,在国际中与美国既有联合亦有摩擦; ⑶形成了美、日、欧三足鼎立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 ⑷冲击了两极格局,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日本经济的崛起给我们什么启示? ①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推动经济的巨大发展。 ②要大力发展科技、教育,确立科教兴国战略。 ③要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1、含义: 不结盟运动是一个松散的国际组织。 不结盟运动并非真的不结盟,而是奉行独立自主、不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中的任何一个结盟的外交政策。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2、背景: ①二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诞生了许多新兴独立国家,为不结盟运动奠定了政治基础; ②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涨和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③亚非拉国家为摆脱美苏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相互团结支持,推动了运动兴起。 3、兴起标志: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 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 不结盟运动标志 4、发展: 20世纪70年代开始, 把反对美苏霸权主义作为重要任务, 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行动纲领。 5、意义: ①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 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②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 ③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促进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欧共体的建立) 1.原因 2.进程 3.影响 二、迅速崛起的经济大国日本 1.崛起原因 2.崛起表现 3.影响: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含义 2.背景 3.形成标志 4.发展 5.意义 四、中国的振兴 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根本原因: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发展趋势。 具体原因: (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竞争与抗衡。 ①欧共体的成立及发展壮大;②日本迅速崛起。 (2)第三世界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3)中国改革开放发展迅速,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4)美苏争霸使双方实力都受到削弱。 1.(2010年全国卷Ⅰ22)1951年,欧洲六国签订建立煤钢共同体的条约,规定其最高机构为共同体的总体利益而行使职责,不接受任何政府和组织发出的指示,其委员实行招聘制,由各国政府协商一致后任命。这表明,该共同体是 A.政府之间的合作 B.独立于政府的能源组织 C.企业之间的联合 D.独立于政府的经济组织 2.(09宁夏卷)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占领日本,采取削弱日本的政策。1948年,美国改行扶植日本的政策,力图将日本建成冷战的前哨阵地。这一政策转变 A.成为日本长期推行仇视中国政策的开端 B.促使美国承认美日平等伙伴关系 C.提高了日本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 D.标志着冷战在亚洲全面展开 3.(2010年福建卷)1961年,为寻求稳定和平的发展道路,不结盟运动兴起。这一运动 A.标志着区域合作进入新阶段 B.推动国际政治力量向多极化方向转化 C.动摇了美苏的霸权地位 D.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 4.(2010年全国卷Ⅰ)1960年起,《人民日报》、《红旗》杂志等对欧洲共同体的正面报道组建增多,这表明中国开始调整对西欧的外交政策,其主要背景是 A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 B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 C美苏两国间的变化 D资本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欧共体的建立) 1.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材料一 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一个第三种力量。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 ①政治原因: 二战后欧洲丧失了世界中心的优势地位, 在两极格局下与美苏相抗衡维护自身安全和提高国际地位的需要。 材料二 随着科技和生产的发展,发达国家的经济专业化程度日益提高,分工越来越细,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提高,同其疆域面积有一定的联系,而西欧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