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章 重新认识感觉
第三章 重新认识感觉 后印象主义与表现主义 一、疯狂背后的凡·高 后期印象画派代表人物 他摒弃了一切后天习得的知识,漠视学院派珍视的教条,甚至忘记他自己的理性。在他的眼中,只有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观,他陶醉于其中,物我两忘。他视天地万物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他用全部身心,拥抱一切。 凡·高作品的视觉魅力: 笔法——典型的凡·高笔法是条状、散涂的,往往一笔涂上去就是厚厚的颜色,笔触与笔触之间不加融合,而且色相鲜明。这种笔法显然受到印象派的启迪,但最终却涤尽了印象派那种优雅轻松之感而加进了自己的力度和厚度。 我们看到了表现主义的部分特征,画家通过描绘万事万物,直抒胸臆,并不一定要借助自然中的某个主题形象。 画家性格变成第一位的、最直接的视觉特征,有时近乎于抽象,但比抽象加载了更多的主观情感。 从《吃土豆的人》到《靴子》,从《星空》到自杀前最后一张《麦田》,他一步步摆脱他人的影响,走向表现自我、再造世界的精神空间。以凡·高为代表的新一代画家北称为“后印象主义”,他们超越了印象派对客观事物拘泥不放的局限,走向更加自由的绘画空间。 二、野蛮人高更(Paul Gauguin) 在后印象主义画家中,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的绘画以其原始性与象征性的倾向,在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独树一帜。 高更以极大的热情真诚地描绘了土著民族及其生活。作品用线条和强烈的色块组成,具有浓厚的主观色彩和装饰效果。高更的艺术对现代绘画影响极大,他被称为“象征派的创始人”。 作家斯特林堡对高更的评价: “然而他究竟是什么?他是高更自己,一个野蛮人,他痛恨在哀叹的文明,他是一个嫉妒造物主的塔西提神,他利用自己的空间、时光从事着他自己的可怜创造,他像一个打碎自己的玩具然后又重新进行组装的儿童,他公开发誓蔑视一切,宁可把天空看成是红色,也不看成下面有人群的蓝色。”斯特林堡给高更的信中这样写道,“……一路平安,大师。可要回来看我。那时,也许我将学会更好的理解你的艺术……至于我,也开始感觉到非常有必要成为一个野蛮人,并去创造一个新世界。” 高更作品的视觉魅力 高更作品的文化内涵: 在高更看来,原始社会的美比文明社会更自然深刻 。高更画出的塔西提岛妇女,能够面对文明人的凝视而合理的裸露着,她们自然、美丽,与生活和自然界和谐相处。这种原始性是对工业文明的一种批判。 高更作品的传统渊源: 高更是一个反传统的画家,他反叛的是19世纪欧洲僵化的学院派艺术,他找回了早期印象主义画家由于过于迷恋瞬间视觉效果中美丽的光感和色彩感而失去的坚实的造型与深刻的精神性。 高更在现代艺术中的重要意义,在于他对于绘画本质的信念,他把绘画的本质看成是某种独立于自然之外的东西,当成记忆中经验的一种“综合”,而不是印象主义者所认为的那种直接的知觉经验中的东西。他不断地运用绘画和音乐的类似性,把色彩的和谐、色彩和线条当成抽象表现的形式。 三、直面人性的蒙克 爱德华·蒙克(1863-1944)是具有世界声誉的挪威艺术家,西方表现主义绘画艺术的先驱。他的绘画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悲伤压抑的情调。毕加索、马蒂斯就曾吸收他的艺术养料,德国和法国的一些艺术家也从他的作品中得到启发。 蒙克一生多灾多难,他的童年时代几乎一直生活在死亡和病魔带来的恐惧和忧伤之中,一系列的打击所引发的伤痛,深深地印在了蒙克的内心里,决定了蒙克的性格和他前半生创作的基调 。 1890年,他开始着手创作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系列作品“生命组画”。这套组画题材范围广泛,以讴歌“生命、爱情和死亡”为基本主题,采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揭示了人类“世纪末”的忧虑与恐惧。 “生命组画”中的核心之作。组画中的一系列作品可以自由地互相联系起来,而没有明确的叙事次序。可以说,它们都朝着这幅《生命之舞》中央那一对寓意性的拥抱慢舞的恋人形象而汇聚。它们同时也涉及年轻与单纯、衰老与忧愁的主题,另外,除了“跳舞”,还涉及了生与死、贪欲与繁殖,以及忧郁、忌妒的主题。因而,“生命组画”成了一部揭示现代人心理状态和生存状态的画卷。 蒙克作品的视觉魅力 被强调的轮廓线和夸张变形的形象:他常用长条形的笔触勾画轮廓,笔上的颜色湿润而丰厚,这样可以画出比较长而流畅的线条。轮廓线经常是重复的,就像音乐中反复出现的主旋律,得到一种强化效果。 色彩观念:蒙克的色彩象征来自表现自我内心世界和感受,因此是有个人特征的精神象征。黑色、红色、冷绿色在蒙克看来都是某种精神刺激的象征。 蒙克作品的主题 关注人性和人的心理状态 :蒙克描绘的对象都是常见的,但又是独特的:街道像一条地狱中的河,行人像一群带着面具的演员,天空像闪着神秘之光的银幕,而人物的表情仿佛处于一种等待被人发现真情的冷漠之中 。 蒙克作品的主题 蒙克的伟大不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