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01肺痨
虚火灼肺 病机 肺肾阴伤,水亏火旺,燥热内灼,络损血溢。 主症 呛咳气急,痰少质粘,或吐痰黄稠量多,时时咯血、血色鲜红、混有泡沫痰涎,午后潮热,骨蒸,五心烦热,颧红,盗汗量多,口渴心烦,失眠,性情急躁易怒,或胸肋掣痛。男子可见遗精,女子月经不调;形体日益消瘦。舌干而红,苔薄黄而剥,脉细数。 治法 滋阴降火。 方剂 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南沙参、北沙参、麦冬、玉竹、百合、百部,白及、生地、五味子、玄参、阿胶、龟板等。 与肺痿鉴别 两者病位均在肺
肺痿是肺部多种慢性疾患后期转归而成,肺痨后期可以转成肺痿,但肺痨并不等于就是肺痿,两者有因果轻重的不同
若肺痨晚期,出现干咳、咳吐涎沫等,即已转属肺痿之候
在临床上,肺痿以咳吐浊唾涎沫为主症,而肺痨以咳嗽、咳血、潮热、盗汗为特征。 002痹症
着痹 病机 湿邪兼夹风寒,留滞经脉,闭阻气血. 主症 肢体关节重着,酸痛,或有肿胀,痛有定处,手足沉重,活动不便,肌肤麻木不仁,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 除湿通络,祛风散寒。 方剂 薏苡仁汤加减。稀莶草、薏苡仁、苍术、甘草、羌活、独活、防风、麻黄、桂枝、川乌等。 与痿证鉴别 鉴别要点首先在于痛与不痛。痹证以关节疼痛为主,而痿证则为肢体力弱,无疼痛;
其次观察肢体活动障碍。痹证因痛而影响活动,痿证是肢体无力运动;
再者,痹证是因关节僵直不能活动,日久废而不用致肌肉萎缩,部分痿证病初即有肌肉萎缩。 003喘证 虚喘
肾虚不纳 病机 肺病及肾,肺肾俱虚,气失摄纳. 主症 喘促日久,动则喘甚,呼多吸少,气不得续,形瘦神惫,跗肿,汗出肢冷,面青唇紫,舌苔淡白或黑润,脉微细或沉弱。或喘咳,面红烦躁,口咽干燥,足冷,汗出如油,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 补肾纳气。 方剂 金匮肾气丸、参蛤散加减。附子、肉桂、山萸肉、冬虫夏草、胡桃肉、紫河车、熟地、当归等。 与哮病 都有呼吸急促、困难的表现;哮必兼喘,但喘未必兼哮。 004内伤发热
血瘀发热 病机 血行瘀滞,郁热内生. 主症 午后或夜晚发热,或自觉身热,口干咽燥而不欲饮,躯干或四肢有固定痛处或肿块,甚或肌肤甲错,面色萎黄或暗黑,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涩。 治法 活血化瘀。 方剂 血府逐瘀汤加减。当归、川芎、赤芍、地黄、桃仁、红花、牛膝、柴胡、枳实、桔梗等。 与外感发热鉴别 (1)病史及起病特点内伤发热由内因引起,起病徐缓,一般病程较长或有反复发作的病史。而外感发热由感受外邪所致,起病较急,病程较短。(2)临床表现内伤发热表现为低热者较多,或仅自觉发热。其热时作时止,或发无定时,且多感手足心热,大多发热而不恶寒,或虽感怯冷,但得衣被则减,通常伴有头晕、神倦、自汗盗汗、脉弱无力等症。而外感发热则多表现为高热,外邪不除则发热不退。发热初期常伴恶寒,其寒虽得衣被而不减,常兼见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咳嗽、脉浮等表证。 005水肿 阴水
脾阳虚衰 病机 脾阳不振,运化无权,土不制水. 主症 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胀闷,纳减便溏,面色萎黄,神倦肢冷,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腻或白滑,脉沉缓或沉弱。 治法 温运脾阳,以利水湿。 方剂 实脾饮加减。干姜、附子、草果仁、白术、茯苓、生姜、大枣、茯苓、泽泻等。 与鼓胀鉴别 均可见肢体水肿,腹部膨隆。
鼓胀是由于肝、脾、肾功能失调,导致气滞、血瘀、水湿聚于腹中。主症是单腹胀大,面色苍黄,腹壁青筋暴露,四肢多不肿,反见瘦削,后期或可伴见轻度肢体浮肿。
水肿是肺、脾、肾三脏气化失调,导致水液泛溢肌肤。主症为头面或下肢先肿,继及全身,面色晄白,腹壁亦无青筋暴露。 006胃痛
胃阴亏虚 病机 胃阴亏耗,胃失濡养 主症 胃痛隐隐,口燥咽干,大便于结,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 养阴益胃。 方剂 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沙参、麦冬、生地、枸杞子、当归、川楝子、芍药、甘草等。 与真心痛的鉴别 真心痛是心经病变所引起的心痛证,多见于老年人,为当胸而痛,其多绞痛、闷痛,动辄加重,痛引肩背,常伴心悸气短、汗出肢冷,病情危急。而胃痛多表现为胀痛、刺痛、隐痛,有反复发作史,一般无放射痛,伴有嗳气、泛酸、嘈杂等脾胃证候。 007 中风
中脏腑
痰火淤闭证
病机 肝阳暴张,阳亢风动,痰火壅盛,气血上逆,神窍闭阻 主症 除上述症外,还有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治法 熄风清火,豁痰开窍 方剂 羚羊钩藤汤。羚羊角、钩藤、珍珠母、石决明、胆星、竹沥、半夏、黄连、菖蒲等。 与痉证的鉴别 痉证:项背强直,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张,或见昏迷,但无口眼歪斜及半身不遂。中风:昏迷时可见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清醒后多有后遗症。 008 哮证,缓解期
肺脾气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