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4章 初级社会群体 4.1 社会群体及其类型 4.2 初级社会群体的特征及功能 4.3 初级社会群体的典型——家庭 4.4 宗教 4.5 企业 4.1 社会群体及其类型 一、社会群体的涵义与特征 1.什么是社会群体 社会群体是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一群人的合成体。 2.社会群体的特征 (1)社会群体成员之间具有直接、明确和持久的社会关系 (2)群体成员具有共同的身份和群体意识 (3)有一定的群体边界 (4)群体成员有某种共同的期待与行动能力 4.1 社会群体及其类型 二、社会群体的类型 1.按群体的规模分类 2.按成员间关系的亲密程度分类 3.按群体内部行为规范的正式程度分类 4.1 社会群体及其类型 4.按群体形成的基本缘由分类 ?社会学将人们结成群体的缘由或纽带主要分为三种: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由此形成三类社会群体。 5.其他分类 ?内群体和外群体 ?参照群体 4.1 社会群体及其类型 三、人类结合成社会群体的原因 1.人类结合成群体的一般原因 对付外在压力和合作的需要。 2.群体凝聚力 3.群体过程 4.群体中的权利 群体凝聚力 ?群体凝聚力是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吸引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它是不同个体结合成群体的基本要素和内在机制。 ?群体凝聚力也表现为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之间的团结。 ?群体凝聚力是群体得以维持的原因,它的形成是一个由个体之间相互吸引变为个体对群体的依赖的过程。 群体凝聚力 ?群体凝聚力的发展一般表现为三个层次。 首先是人际吸引,即群体成员由于共同的兴趣、愿望或共同的目标而相互了解、共同活动,形成相互之间的认同。 第二是群体规范的形成与遵从。 第三是成员把群体的目标自觉地作为自己的目标,把群体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4.2 初级社会群体的特征及功能 一、初级社会群体的概念与特征 1.初级社会群体的概念 ?初级社会群体是最基本的社会群体形式。基于它在人类生活中的基础地位,它也成为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初级社会群体是由面对面的交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可以说,初级社会群体反映了人们最简单、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它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 4.2 初级社会群体的特征及功能 2.初级社会群体的特征 (1)规模较小 (2)持续的直接而全面的交往 (3)人际关系亲密 (4)非正式控制 4.2 初级社会群体的特征及功能 二、初级社会群体的类型与维持 1.初级社会群体的类型 (1)家庭 (2)儿童游玩群体 (3)邻居 (4)朋友圈子 4.2 初级社会群体的特征及功能 2.初级社会群体的形成与维持 ?经常性的交往。 ?非利己的动机 ?开放和宽容。 4.2 初级社会群体的特征及功能 三、初级社会群体的功能及其变化 1.初级社会群体的功能 (1)个人社会化的基本场所 (2)个人走向社会的桥梁 (3)满足人的多方面的需要 (4)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 (5)初级社会群体的负功能 4.2 初级社会群体的特征及功能 2.初级社会群体的变化 (1)初级社会群体的某些功能外移 (2)初级社会群体内部的成员关系趋于松懈 (3)某些初级社会群体名存实亡 4.3 初级社会群体的典型——家庭 一、家庭的涵义与类型 1.家庭的涵义 说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比较适合目前(中国)家庭的现实情况。 2.家庭类型 4.3 初级社会群体的典型——家庭 二、家庭的功能及其变迁 1.家庭的功能 ?生物功能 ?经济功能 ?抚育功能 ?赡养功能 ?休息与精神满足 2.家庭功能的变迁 4.3 初级社会群体的典型——家庭 三、家庭的变迁 1.家庭变迁的涵义 家庭变迁首先是家庭制度的变迁。 2.家庭变化的趋势 3.中国家庭的变迁及其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1)当前我国社会变迁的特点 (2)社会变迁对家庭变迁的影响及城乡家庭变迁的特点 4.4 宗教 一、 4.5 企业 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