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 以古为鉴可知兴衰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一、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一、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2)工业革命的推动——直接社会动因 工业革命不但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而且对这些国家的社会结构带来了巨大冲击。社会分化为两大对立阶级,社会冲突加剧,社会关系日益理性化、异质化。伴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问题,引起了欧美许多思想家、政治家及社会人士的关注。同时,他们还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以使社会摆脱病态,弱者免于痛苦。社会工作就是这些众多尝试中的一种。 一、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2.社会工作的出现 (1)各国社会救助制度对社会工作的影响 17世纪以来西方各国的社会救助制度对现代社会工作作出了直接的贡献。 (1)规定每一个教区每周应向地主征收济贫税,明确了政府在救济贫民问题上的责任。 (2)规定贫民救济应由地方教区举办,每一教区设立监察员若干人,中央政府亦设置监察人员。首创国家设立机构、建立制度进行救济的先例。 (3)禁止无家可归者及无业游民行乞游荡,设济贫所收容救济,强迫其在济贫所里工作。 (4)规定凡有工作能力的贫民,必须参加工作,以工作换取救济。 (5)规定人民有救济其家人和亲属的义务。 首先,政府负起了社会救助的责任,并直接参与了社会救助活动的组织工作。 其次,《济贫法》从立法的角度确立了助人自助的观念,这既是一个救助原则,又是一个救助理念。 第三,对于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来说,《济贫法》最重要的作用还在于它确定由专门人员从事济贫救助活动。 第四,《济贫法》所实施的院外救济也是社会工作提供服务的一种基本形式。 汉堡是德国的一个富庶的都市,工业革命以后,人口众多,居民往来无定,贫富分化极为严重。市内乞丐和贫民人数很多,以致列队游行、沿街乞讨成为汉堡市的一个最严重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汉堡市民1788年组织了一个团体,提出了改良市政管理制度的建议和救贫行政方案。 规定全市分为若干区,每区设监督员一人,并设中央办事局综合管理全市所有救贫行政事务,其宗旨在设法帮助贫民自力更生,为失业者介绍工作,救济贫困者,对沿街乞讨者则不予施舍,贫苦儿童送工艺学校学习就业技能及语文,患病者则送往医院诊治。 随着资本主义工业化所产生的社会问题日益严重,那些局部的、地方的、补救性的措施已渐渐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为了稳定社会秩序,西方国家政府举办了系统的社会福利事业,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全国性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为现代社会工作奠定了组织制度基础。 德国政府1883年创立强制劳工保险制度,并从1883年的疾病保险发展到1884年的职业灾害保险以及1889年的残疾与老年保险。该制度采取危险分担的保险原则,集合工人、企业主及政府的财力,给劳动者以保障。此后,德国又在这一制度的基础上采取了一些列新的社会保障措施。 挪威在1854年通过了《穷人法》,1884年开始了防治职业受伤保险,1990年颁布了《社会援助法》,1911年试行《病人权益法》,1939年颁布了《失业权益法》,1946年颁布《儿童权益法》等,这一系列法规使挪威建立起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 英国于1911年通过《国民保险法案》,设立了疾病与失业强制保险;1925年通过《寡妇、孤儿及老年补助年金法案》;1934年通过专门的《失业法案》,扩大和加强了社会保险的项目和内容。在研究方法,1909年英国社会工作者就提出积极预防与强制原则,力倡社会福利与个人责任并重。 1942年发表的贝弗里奇报告书是一个划时代的社会改革文献,对英国乃至西方社会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有极大的贡献。 该报告强调四项主要原则:一是每个国民均需列为社会保险对象;二是所有可能丧失谋生能力的情况,如疾病、事业、意外伤害、老年、守寡、产妇等,都应包括在一个单独的保险中;三是采取均等费率,即不管纳费者的收入是多少,一律缴同等费率;四是采取均等给付,使每个人有相等的权利。 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立即逐步采取了联邦救助的各项措施,也就是所谓的“新政”。政府开始负责办理全国性的社会救济与社会福利事业,先后设立了各种联邦救济行政机构。继1933年颁布《联邦紧急救济法案》之后,1935年制定了美国历史上著名的《社会保障法案》,从而美国社会保障有了永久性的立法与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其一,社会保险方案,包括老年保险制度、事业补偿制度;其二,公共分类救助方案,包括把老年人、贫苦盲人及失依儿童作为救助对象;其三,卫生及福利服务方案,包括妇幼卫生服务、残疾儿童服务、儿童福利服务、职业重建以及公共卫生服务等。 (2) 欧美国家出现的有组织的志愿性济贫救困活动 慈善组织会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