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州政府购买专业社工服务探究 郭家祺 1203100024 现状 广州市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从2008年开始探索,经过了专项购买向综合服务购买的转变:从最初的青少年社会工作、院舍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残疾人社会工作购买服务等多领域多形式的探索,到2010年开始学习新加坡和香港的社会管理经验,尝试在街道层面通过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方式推行20个试点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再到2011年底的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全面铺开。 2012年1月“两会”期间,广州市政府提出采取全面推进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把20个试点街道的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模式推及广州市所有街道,每个街道至少建立一个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于是150个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迅速,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也被列为广州市2012年民生十大实事之一,用大面积覆盖和全面普及的方式推动社会工作实务,取得了重大成绩,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关注民生,“广州经验”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关注。广州市的政府购买服务,以项目购买的方式全面推进。 大规模的政府购买服务确实有正面的积极成果,一方面通过这种财政投入,极大提升了民生服务的覆盖面,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秉承“助人自助、服务社群”的理念,从人的需求和问题出发提供专业服务,服务领域包括了家庭、青少年、老年中的弱势群体和有需要的人群,同时规定各街道具体情况可以设立特色服务,包括残障康复、社区矫正、社区专案、社区公共问题的介入;另一方面通过这种大规模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模式,催生了一大批承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社会组织,从2009年上半年广州市仅有的七个社工机构扩展到目前的两百多家。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使“社会工作”成为不再陌生的名词,这些措施对于社会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社工“广州模式” 今年,广州投入3.2亿元,购买了165项社工服务。这165项社工服务中,有153个是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家综)项目,投资金额达到3.06亿元。这份亿元“社工大餐”,社区居民人人有份。 “3+2”模式 “3”是必备项目,涵盖青少年服务、长者服务及家庭服务这三个方面。换而言之,从婆媳不和、夫妻争吵、孩子顽皮、邻里纠纷的家长里短,到入学难,就医难,入院(老人院)难等社会顽疾,你都可以请社工来帮忙。 “2”是社工机构的自选项目,也是特色服务,通常是根据社区特点针对特定群体而设置,如外来人口较为集中的社区将推出外来人口的专门社工服务。 存在问题 (一)承接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社会组织大量涌现,政府对社会工作服务组织的监管机制有待完善 在大规模推进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的过程中,以承接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为目标,但又不太了解社会工作,亦没有太多专业背景的社会组织涌入社会工作服务领域,导致社会工作服务组织数量呈现连年快速增长趋势。对于政府来说,如何在培育中对社工组织进行规范,有效引导、指导和管理,目前还缺少应对思路和管理手段。 (二)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在制度设计与招投标机制方面有待规范 社会工作服务具有较高的专业资质和能力要求,目前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其认知度还比较低,因此在推展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过程中,作为服务购买方的政府往往认识不到购买服务的工时计算与服务质量的关系,在杜绝价低者得、防止服务以次充好的看法被普遍接受之后,招投标过程就会出现服务工时虚高者得,服务工时虚高一方面可能容易导致某些服务机构过分重视服务指标数量而忽略服务质量,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某些服务机构为完成指标量而虚报服务指标完成数量的情况 (三)政府购买服务的评估缺乏质量标准和监控平台 在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过程当中,重大项目、重大民生事项需由财政部门委托第三方机构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组织实施,其余购买项目应通过公开竞争方式实施,属于政府采购范围的应通过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等方式实施。但是政府购买服务并非实体产品,难以用实体的标准化的方式提供。 (四)政府购买服务拨款程序繁杂延误,税率成为困扰社会组织提供优质服务的瓶颈 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款的审批繁杂,经费到位的过程中有时会延误会造成社会组织拖欠员工工资的情况,个别服务迫不得己变成零经费服务问题的原因是政府仍然按照企业购买的思路开展服务购买。企业营运与民办非企业性质的公益性组织营运存在重大差别,民办非企业不以营利为目的,项目若有盈余不得用于福利和分红,必须用于服务拓展,这种规范和思路使得民办非企业的社会组织的资金难以积累,在服务经费一旦出现延误的情况下,高素质的社工人才队伍的稳定和服务质量的保证就成为问题。 解决办法 1.政府购买服务必须明确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双方契约关系,尊重双方的责权利,政府相关部门必须学会与社会组织合作并对社会组织进行有效的监控与指导 2.社会组织的服务项目要进行有效科学的需求评估设计,尊重社会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