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的综合利用现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蓝莓的综合利用 蓝莓(blueberry)为杜鹃花科(Ericaceae)越橘属(Vaccinium spp.)常绿灌木,是原产于北美洲的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越橘类浆果,其果皮呈蓝色或蓝黑色故称蓝莓。蓝莓果实营养丰富,除含有常规的糖、氨基酸、膳食纤维外,还富含维生素E、维生素A和维生素B以及铁、锌、钾、锰等微量元素,另外其抗氧化活性物质如黄酮类、花色苷(anthocyanins)、多酚类化合物以及维生素C等还具有降低多种疾病危害的作用。研究发现,经常食用蓝莓可明显增强视力、消除视疲劳、增强心脏功能;对由糖尿病引起的毛细血管病有治疗作用;而且能延缓脑神经衰老,有效预防尿路感染,减少某些癌症和早性老年痴呆病的患病风险。蓝莓及其他越橘浆果(如蔓越橘、欧洲越橘等)组成的膳食补充剂因含有丰富的花色苷而具有明显的保健功效,国内外研究证明,花色苷具有促进视红素再合成、抗炎症、提高免疫力、清除自由基、延缓衰老及抗癌等多种生理活性功能。 蓝莓栽培最早起始于美国,栽培历史约100年,目前国外主要分布在北美洲、苏格兰和俄罗斯。我国蓝莓栽培仅有20年历史,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大兴安岭、长白山区、以及西南山区,长江流域有少量分布。 1.1蓝莓饮料 蓝莓饮料主要有果汁饮料、果浆饮料、浊汁饮料、果肉饮料、茶饮料、复合果醋饮料,以及蓝莓乳饮料等,因其保存了蓝莓的营养品质,是理想的保健饮品。 钱英燕等人采用压榨、蒸发浓缩等方式提取蓝莓浓缩汁,添加适当稳定剂经超微细化工艺处理,获得高品质的蓝莓果汁饮料。叶万军通过改变原料的不同配比,成功研究了野生蓝莓果浆型饮料的加工工艺。解利利深入研究了蓝莓果汁脱涩技术、蓝莓汁色泽稳定性、蓝莓浊汁饮料稳定性,制备出品质较好的蓝莓浊汁饮料。包怡红等人分析比较甜味剂、酸味剂、稳定剂等辅料的影响,成功研制了优质果肉型蓝莓饮料。关莹等人采用二次发酵法,对黑加仑、蓝莓复合果醋的酒精发酵及醋酸发酵优化,最终确定最佳生产工艺。陈宏毅研究了多功能蓝莓保健茶的加工工艺,指出了多功能蓝莓保健茶对人的保健作用。张根生等人分析了影响蓝莓果茶质量的主要因素,并对其品质进行感官评价。张亚红对浑浊型蓝莓果肉饮料分层及色泽等不稳定性进行研究,筛选出稳定效果较好的稳定剂。刘华戎等人对蓝莓果汁饮料的工艺技术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试验和分析,研制风味独特的蓝莓果汁饮料。 国外对蓝莓饮料多侧重分析加工过程中活性物质的变化,对加工工艺研究很少。Brittany L.White 等人研究了不同的预处理过程对蓝莓中花青素、黄酮醇、原花青素的影响,比较果汁加工中花青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其他浆果相比蓝莓中花青素含量更加稳定。Barba 等人利用高压技术和脉冲电场技术加工蓝莓果汁,并将其与在 4 ℃下冷藏 56 d 的蓝莓果进行比较,分析了冷藏对加工果汁的影响。Buckow等人采用热加工以及热压相结合的加工技术制作蓝莓果汁,研究果汁中花青素的降解速度,与温度和压力的关系,得出了降解速度与温度、压力、加工时间的函数关系曲线。Brambilla 等人选用 5 种种植条件相同的高丛蓝莓,利用热烫法加工成果汁,研究果汁的酚醛含量、分布以及相关的抗氧化活性。Mueller 等人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与紫外检测器,分析了市售越橘果汁和新鲜水果中 15 种花青素的含量,研究表明市售越橘果汁中的花青素含量比蓝莓果汁多。 1.2 蓝莓果酒 果酒是由水果酿制而成的,酒精浓度很低,目前我国有蓝莓果酒、蓝莓果啤、蓝莓复合果酒等。 近年来,大量学者对蓝莓果酒的研制做了诸多研究。孙尤海等人研究了组合酶法快速酿造蓝莓酒的新工艺,提高了产品出汁率,缩短了酿造周期。薛桂新等人研究了野生蓝莓酒的最佳酶解条件和酿造工艺条件,得出温度对酒精度的发酵影响最大,其次是酵母用量,再次是酵母菌种。董建兰等人研究了新型宝珠梨蓝莓酒的加工工艺,分析影响果酒品质的关键因子,酿造高品质果酒。时磊等人优化甜型蓝莓酒的发酵工艺,再经陈酿、澄清处理得到风味独特的蓝莓甜酒。李立功等人对蓝莓果酒的发酵工艺条件进行研究,酿制了低酒精度、高营养价值的蓝莓果酒。徐静等人以蓝莓果和大麦芽为主要原料采用低温传统啤酒发酵工艺酿造蓝莓果啤。盖禹含等人利用酿酒酵母 1203 作为菌种发酵,研制发酵型果酒,并对影响蓝莓酒发酵的因素进行优化研究,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刘奔等人采用先对原料进行低温浸渍预发酵处理后再酿造蓝莓果酒,该方法更有利于果皮中酚类物质的浸出,增加果酒香味。王静华等人采用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的方法制作蓝莓发酵饮料,筛选出了蓝莓醋酸发酵饮料的最佳发酵条件。 蓝莓浸渍酒。加工方法:将新鲜洁净、无病虫害的野生蓝莓浆果低温冷冻一段时间,选择酒精度45°的食用白酒为浸渍原料酒,浸渍的过程中添加适当柠檬酸为辅料,常温浸渍 2

文档评论(0)

bos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