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明感怀
年清明感怀
老家就在本市离城区四五十公里的农村,清明照例要回家去祭奠公、婆及以上祖先。早在父亲退休、母亲弃农跟我们居住在一起的十年前,原本有一百五十余号大人细崽的村子里就仅剩下三五个七八十岁的老人留守了。每次回老家都找不回六七十年代农村那处处热火朝天的场面,现实和心境都一样的落寞。亲身感受着故乡的萧条,也在文人的“故乡在沦陷”的情感上纠结。今年清明回乡,笑脸迎接我们的就只有邻居苏幺婆家两个老人了。后山上又多了几处新坟,原来一向活泼开朗的唐幺婆也于正月去世了,苏幺婆说唐幺婆其实并不是什么大病,只是跌倒骨折被远在外地打工的儿子媳妇因护理问题推来搡去着急死了。隔河对岸的李嫂子,五十刚过,听说不幸患什么癌症,查出病症不到一月也过世了,我们至今还记得她年轻时高挑、漂亮、爽朗的样子,可惜就撇下她曾经恩爱的兵哥哥一人经常呆坐在家门口的小河边。苏幺婆还告诉我们,村里的三个老人都已备下百年归宿,我知道他们并不是因为2012年的“世界终结”。中午,到了妻子的老家,去为岳母大人上香祭奠。大舅哥的饭桌上摆满了从乡镇上买来的各色佳肴,我们却没有一点兴味。
清明是一个千古未变的传统节日,我们试图回归历史文化,但现实问题是——我们的故乡还回得去吗?清明在很大程度上,对我们而言已经是一个符号,是历史教科书上的不可还原的古典;故乡,对我们这些住在城市里的乡下人来说,久而久之会变得就是几间破旧的老屋和远山上的几座荒丘。曾经的农耕文明的美好是我们记忆中永远的影象,但只能是我们后辈儿孙梦里的理想。
不自觉地比较鲁迅笔下的故乡,那是他凄凉心境下破败的故乡,是政治腐败的结果。社会发展了,科技进步了,人也发展了。在以人为本的今天,故乡路修好了,车也多了,房子漂亮了,口袋里钱也多了,山林也茂密了,但自然生态、人文生态却遭到极大的破坏,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还是倒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