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游褒禅山导学案
高一语文 《游褒禅山记》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王安石及其作品的有关常识。学习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______,卒谥文。___宋人, _____家、______家、______家。仁宗庆历二年中进士,嘉祐三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在政治上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守旧,客观上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被列宁称为“ _________”。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他博古好问,不迷信子古人,主,散文雄健峭拔,诗歌遒劲清新,被推为“___________”之一。诗文思想同政治主张是一致的。著作收入《》。 2.褒禅山与慧空禅院 褒禅山旧名华山,今称褒山,位于含山城北十五里的褒山公社境内,海拔二百零四米,相对高度一百八十米左右,山顶东面稍高,其余处则平而长。现在除罗汉洞外皆湮没无闻,大小塔也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炸掉了。最近山下大庙村的一个赵姓社员在清理塔基时,发现一盒藏于中空的大石中,内有不少“开元通宝”铜钱,可见这座塔确是唐代的建筑。 大石塔的西南坡下为褒山寺旧址,即王安石所谓“慧空禅院”。褒山寺在一九五二年前仍香火不绝。前殿匾额题有“褒山禅寺”四个镏金大字。当时的褒山禅寺亦是文人墨客所喜爱的游憩处。今天这些碑刻已荡然无存。 3.背景资料 4.下列字音: 庐______ 窈______ 仆道______ 梵语______
怠_______圭_______ 父_______ ______
5.重点词语及句式 实词: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 舍:_______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_______ 虚词: 盖音谬也盖_____ 盖余所至盖:_____ ⑶ 句式: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___________________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___________________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________________ 、学习第段 这一段依次记述(每个空格只填一个字)山之 、山之 、山之 、山之 。⑵第1段写仆碑为什么要特别提及仆碑上的文字?学习第2段:思考:此段中介绍了前后两洞,你认为着重介绍的哪一部分?为什么? 这一段中运有哪些对比?作者用对比的方法写游洞,请分析: 。 作者略写前洞,详写后洞并作对比的作用是什么?游洞后,作者有什么感受呢? 四、课堂检测
指出加点词1.始舍于其址_________________ 2.名之曰褒禅___________________3.有泉侧 ________________ 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_____5.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________ 6. 而其见愈奇。 ______________7.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_______ 8. 火尚足以明也。 ____________
高一语文 《游褒禅山记》导学案学习目标辨析词类活用现象 ——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 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往往有得: .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鱼虫、鸟兽: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掌握下列文言知识(1)字词 于在这里是文意上的承前启后,可译作____________________(2)句式 古之人观于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_______________ 此余之所得也__________、重点研读第三段齐读第三段,思考:本段主要写了什么? 这一段有几层意思?研读第段“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提问: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下列句子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加点词语是( ) A.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B.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C.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对下面加点词的活用现象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始舍于其址(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 B.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词活用为动词,取名,称呼) C.好游者不能穷也(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走到尽头) 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形容词活用为词,谬论,谬误).对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之力尚足以,火尚足以明也(明亮) B.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峻)C.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探究问题) D.有怠而欲出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