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移动通信系统;;移动通信概念;移动通信概念;移动通信模型;移动通信的分类;1、无线电波传播特性复杂
通信频段:甚高频VHF和特高频UHF;1、无线电波传播特性复杂
传播距离在视距范围内,通常为几十千米;
抗干扰能力差;
以地表面波、电离层反射波、直射波和散射波等 方式传播,受地形地物影响很大。
;2、多普勒频移
;3、移动台受噪声干扰影响
互调干扰
杂散干扰
阻塞干扰
同频干扰
邻频干扰;4、通道容量有限
频率资源紧张;
在频率资源一定,信噪比一定的前提下,通信容量有限;
增加用户容量是移动通信的重要研究课题。
;5、通信系统复杂;6、移动台要求高
要求移动台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要求性能可靠、携带方便,小型,低功耗,及耐高、低温;
要求操作使用方便,可适应不同人群使用。
;移动通信的特点;;移动通信的发展;移动通信的发展;移动通信的???展;移动通信的发展;移动通信的发展;4G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移动通信的频段划分;;移动信道中的电磁波传播可以分为:
直射波
反射波
绕射波
另外还有穿透建筑物的传播以及空气中的散射波,但是它们相对于直射波、反射波、绕射波都比较弱,所以直射、反射、绕射是主要的。;直射波及地面反射波
(最一般的传播形式);移动信道特点;;快衰落;远近效应;;无线信道传播环境;常用传播模型;;适用范围:
频率范围 fc: 150~1500MHz
基站天线高度 Hte: 30~200m
移动台高度 Hre: 1~10m
距离 d: 1~20km
宏蜂窝模型
基站天线高度高于周围建筑物
1km以内预测不适用
频率超过1500MHz以上时不适用
;适用范围:
频率范围 fc: 1500~2000MHz
基站天线高度 Hte: 30~200m
移动台高度 Hre: 1~10m
距离 d: 1~20km
宏蜂窝模型
基站天线高度高于周围建筑物
1km以内预测不适用
频率超过2000MHz或低于1500MHz时不适用
;典型室内传播模型;;38;39;40;41;频率复用:处在不同位置(不同小区)上的用户可以同时使用相同频率的信道。
可以极大地提高频谱利用率
如果系统设计得不好,将产生严重的干扰
;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在无线通信中,许多用户同时通话,以不同的无线信道分隔,防止相互干扰的技术方式称为多址方式 。根据特征,有三种多址方式,即: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等方式。
;频分多址(FDMA) --以频率来区分信道。
特点:使用简单,信号连续传输,满足模拟话音通信,技术成熟。
缺点:多频道信号互调干扰严重,频率利用率低,容量小。
;时分多址(TDMA) --在一个无线频道上,按时间分割为若干个时隙,每个信道占用一个时隙,在规定的时隙内收发信号。
时分多址只传数字信息,信息需经压缩和缓冲存储的过程,在实际使用时常 FDMA/TDMA复分使用。;码分多址(CDMA):采用扩频通信技术,每个用户具有特定的地址码,利用地址码相互之间的正交性(或准正交性)完成信道分离的任务。
CDMA在频率、时间、空间上重叠。
优点:系统容量大,抗干扰、抗多径能力高。; FDD:
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在不同的载波频段上进行;
TDD:
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在相同的载波频段上进行;
基站/终端在不同的时间进行信道的发送/接收或者接收/发送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