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xidation教程方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Sarret and Collins Regent 铬酰氯为氧化剂 (CrO2Cl2)Etard CrO3-Ac2O为氧化剂 Nifedipine 不同铬试剂氧化特性的比较 Jones: CrO3/H2SO4/Acetone, 对酸敏感的底物不适用 Sarrat:CrO3/Py, 条件温和, 伯醇氧化慢,产物分离困难。 Collins: CrO3/Py/CH2Cl2, 伯醇氧化易, 分离依然困难 PCC: 弱酸性, 伯醇氧化快, 但对烯丙醇选择性差 PDC: 中性,适用广,烯丙醇快。PDC/DMF非共轭伯醇易 七、硝酸铈铵为氧化剂 第四节 高价非金属化合物为氧化剂 一、二氧化硒(SeO2)为氧化剂 二、硝酸(HNO3)为氧化剂 三、含卤氧化剂 一)卤素(X2)为氧化剂 二)次卤酸钠(NaClO)为氧化剂 三)高碘酸(HIO4)为氧化剂 一、二氧化硒(SeO2)为氧化剂 氧化重排 二、硝酸(HNO3)为氧化剂 优点:被还原成氧化氮气体,无残渣,便于分离、提纯 缺点:腐蚀性强,热效应高,选择性低,副反应多 三、含卤氧化剂 1、卤素(X2)为氧化剂 卤素单质作为氧化剂可氧化醇为酮,也可在碱性条件下实现酰胺的降级。 2、次氯酸钠 NaOCl ①.将稠环或具有侧链的芳香烃氧化成羧酸: ②.使羰基α-位活泼亚甲基或甲基氧化断裂,生成羧酸。 3、用过碘酸氧化 (顺式被氧化) B为核酸碱基 第五节 无机富氧化合物为氧化剂的氧化反应 一、臭氧(O3)为氧化剂 二、过氧化氢(H2O2)为氧化剂 三、硫酸过氧化物为氧化剂 一)臭氧(O3)为氧化剂 二)过氧化氢(H2O2)为氧化剂 三)硫酸过氧化物为氧化剂 第六节 有机富氧化合物为氧化剂 一、有机过氧酸及过氧醇为氧化剂 二、Sharpless不对称环氧化反应 一)有机过氧酸及酯为氧化剂 烯的氧化 羰基化合物的氧化和烯丙醇类的氧化 二) Sharpless不对称环氧化反应 第七节 其他氧化剂的氧化反应 一、酮为氧化剂 二、二甲亚砜(DMSO)为氧化剂 三、醌类氧化剂 四、N-氧化物为氧化剂 五、N-卤代酰胺类 一)Oppenauer氧化 二)二甲亚砜(DMSO)为氧化剂 三)醌类氧化剂 四)N-氧化物为氧化剂 N-氧化物可使卤代烃氧化成羰基化合物,醛和酮。 Ch. 4. Oxidation Reactions 第四章 氧化反应 引言 狭义:加氧去氢; 广义:失去电子或电子转移,使C上电子云降低。 1、氧化的定义 广义的氧化反应:氧化数升高的反应 狭义的氧化反应:得到氧或失去氢的反应 得氧 失氢 2、氧化反应的特点 1)氧化剂种类多,同样的氧化剂能完成不同底物的氧化,同样的底物可被不同的氧化剂所氧化。氧化产物强烈地依赖于反应条件; 2)氧化反应为强放热反应,反应过程中应及时移走反应热,使反应平稳进行; 3)氧化反应在热力学上均可看做不可逆反应,尤其是完全氧化反应; 4)氧化反应过程中,伴随副反应很多。 3、氧化反应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 (局麻药普鲁卡因Procaine中间体) (维生素类药烟酸Nicotinic Acid) 第一节 氧化剂概述 1、氧化反应的类型 空气氧化法 化学氧化法:使用化学氧化剂(液相) 电化学氧化法:在电极上发生电子转移, 绿色工艺 生物催化氧化:以酶或细胞为催化剂或氧化剂 空气液相氧化 气固相接触催化氧化 2、化学氧化中氧化剂的类型 1):金属元素的高价化合物 KMnO4、MnO2、CrO3、K2Cr2O7、PbO2 Tl(NO3)3、Ce(NO3)4 2):非金属元素的高价化合物 HNO3、N2O4、SO3、NaCIO、NaClO3、NaIO4、DMSO 3):无机富氧化合物 臭氧、双氧水、过氧化钠、过碳酸钠与过硼酸钠等 4):有机富氧化合物 过氧乙酸、叔丁基过氧化氢等 5):非金属元素单质 卤素(Cl2、Br2) 氧化剂的选择依据 : 选择性; 收率; 成本;工艺 第二节 催化氧化 1、液相催化氧化 空气(O2):价廉易得,应用广泛 反应历程:以游离基反应为主。链引发: 热裂解法 光离解法 电子转移法:变价金属盐引发 链增长 无α-H,稳定,可分离出来。 链的终止 甲苯氧化制苯甲酸 催化剂: Co(AC)2 用量:0.01%-0.015% 反应温度:150oC -170oC 压力:1 MPa 优点 (1)选择性好; (2)反应温度低100~200℃,防止热分解; (3)催化剂和氧化剂便宜; (4)按要求控制反应深度。 缺点 (1)氧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