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函海底隧道示意图 4.地下空间开发的热点领域 ◆海底隧道 二、开发地下工程 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示意图 * 土 木 工 程 展 望 傅昶彬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 21世纪是智能建筑、高速交通、太空遨游、各学科高新技术融会贯通的土木工程新时代。 一、智能建筑 1.智能建筑的定义 以建筑物为平台,兼备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等,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其优化组合为一体,向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 一、智能建筑 2.智能建筑组成 BA 大楼自动化系统 (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 OA 办公自动化系统 (Office Automation System) CA 通讯自动化系统 (Communication Automation System) SA 安全自动化系统 (Security Automation System) 一、智能建筑 3.智能建筑特点 ◆舒适性 空调、照明、消声、绿化、自然光及其它环境条件应达到较佳和最佳状态。 ◆高效性 提高办公业务、通信、决策方面的工作效率;节省人力、时间、资源和费用。 ◆适应性 对办公组织机构的变更、办公设备、办公机器、网络功能变化和更新换代时的适应过程中,不妨碍原有系统的使用。 一、智能建筑 3.智能建筑特点 ◆安全性 除保护生命、财产、建筑物安全外,还要防止信息网信息的泄露、被干扰和破坏。 ◆方便性 除办公机器使用方便外,还应具有高效的信息服务功能。 ◆可靠性 努力尽早发现系统的故障,尽快排除故障,力求故障的影响和波及面减至最小程度和最小范围。 一、智能建筑 比尔盖茨豪宅1990年开建,1997年建成,总建筑面积6130m2,耗资6000万美金,总值约一亿一千三百万美金,共铺设了84km电缆,将房内的所有电器设备连接成一个绝对标准的家庭网络,堪称当今智能建筑的经典之作。 一、智能建筑 通讯电缆连接了屋里屋外的服务器,每间房都使用触摸感应器控制照明,音乐和室温,访客只要佩带微晶片电子探针,电脑便能知道你是谁和身处何处,灯光和其他设定都是自动调整的。 一、智能建筑 4.我国对智能建筑的政策 注重绿色、环保、智能和可持续性。两个阶段性目标:第一个阶段,到2010年,全国新建建筑争取1/3以上能够达到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的标准,全国城镇建筑的总耗能要实现节能50%;第二个阶段,到2020年,通过进一步推广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使全社会建筑的总能耗能够达到节能65%的总目标。 一、智能建筑 5.我国智能建筑的现状和问题 ◆问题 ●设计人员匹配 ●设计规范 ●设计审查 ◆现状 起步已有10多年,建筑面积已达400亿m2,预计2010年将达9000栋,2020年在增加300亿m2。已出现了很多具备“智能化住宅”特点的现代化居住小区。虽然它们都建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综合“信息系统”,但是离比尔盖茨豪宅的标准还相距甚远。 1996年建,高298.74m,63层,边长60m,英国建筑师诺曼· 福斯特与英国Ove Arup Partners公司工程师合作设计,“世界上第一座生态型超高层建筑 ”。 法兰克福商业银行总部大楼 一、智能建筑 6.智能建筑与土木工程 ◆结构体系创新 经典的塔楼平面 商行总部大楼平面 建筑剖面图示意图 建成的绿化空间 结构立面展开图 6.智能建筑与土木工程 ◆结构反应智能化 一、智能建筑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定风神丸” 在395米的第90层安装了两台重达150t、长宽各有9m的风阻尼器,以大幅度降低由于强风引起的摇晃。 随着人口增加、土地减少,要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向海洋要资源、向太空要空间是当今世界的热点,对中国来说,最现实、效益最大的是向地下要空间。 二、开发地下工程 1.目的意义 ◆人防工程 1991年伊拉克战争,大量的地面军事、民用设施被摧毁,而隐藏于地下防护工程中的80%的飞机、70%的坦克和65%的装甲车都得以保存,伊军死亡2000人,而一般平民的伤亡高达20万人之多。 1.目的意义 ◆人防工程 20世纪50年代,美国在科罗拉多州的夏延山构筑了深达600~700m的北美防空司令部地下指挥中心,而前苏联则相应地构建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莫斯科地下指挥中心;90年代以后,随着钻地核武器和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美、俄对深地下防护工程的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筹建防护层厚度达1000~2000m的超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