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宣传发动.ppt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宣传发动 省农合办 王兵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的重大决策,也是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重要举措,直接关系到农民健康、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广泛深入的搞好宣传发动工作,是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坚持农民自愿参加的原则、动员大多数农民积极参加合作医疗的重要手段。 宣传发动工作的意义和重要内容 宣传发动的策略与方法 宣传发动要注意克服的几个问题 一、宣传发动工作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充分认识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重要性 充分了解中央和省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政策和要求 充分掌握本地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方案和具体办法 (一)充分认识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重要性 1、是减轻农民医疗负担,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的需要。 (1)农民缺乏有效的健康保障办法,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 据统计,2003年我国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仅为9.5%,90%以上的农村人口无任何医疗保障;农民患病两周末就诊率为45.8%,未住院率为30.3%,31.4%的农民采取自我医疗。 (2)医疗费用增加明显,多数农民不堪重负。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连续保持了近20年的高速增长,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在8%左右,去年更是达到9.5%,农民人均收入达到近2900元,农村贫困人口已从90年代的2.3亿下降到2003年的8000多万。 近年来医疗费用的上涨更是十分迅猛。1998年与2003年相比,农民次均门诊就诊费从45元上升到78元,年均增速14%;农民次均住院费从1532元上升到2400元,年均增速为11.1%,部分单病种的医疗费用更是翻了几番。而同期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仅为8%。据统计,在农村贫困户中,因病导致贫困的占了33.4%,主要是由于这部分农民无任何医疗保障措施而被高额的医疗费用拖累所致。 (3)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差距明显。 2003年,农村5岁以下儿童死亡前只有43.4%到医院进行过治疗,而城市为92%;城镇人口期望寿命为75.21岁,而农村为69.55岁,相差5.66岁;2002年农村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分别是城市的2.6倍和2.7倍。 2、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需要。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没有健康就没有小康,没有农民的健康也就没有全国的小康。 3、是健全社会保障机制,促进社会公平,维护农村稳定,建立和谐社会的需求。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的延续和补充,是协调农村社会与其他阶层利益群体利益关系的有效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和实现了全社会在医疗保障上的社会水平,为缓解农村社会矛盾、维持农村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4、是实践“三个代表”,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巩固执政的需要。 如果不建立农民基本医疗保障机制,农民医疗费用负担过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农民就难以脱贫致富,我们党和政府就会失信于民,党群、干群关系就会出现紧张和冷漠,党的执政基础就会从根本上发生动摇。所以,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关系到党和政府与广大农民的血肉关系、民心向背和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 (二)充分了解中央和我省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基本政策和要求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政策要点 (1)目标 (2)基本原则 (3)筹资渠道和标准 (4)统筹层次 (5)基金使用与管理 (6)管理体系 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主要特点 一是强化了政府责任,加大了政府支持力度,明确了筹资政策和筹资渠道。 二是提高了管理层次,各级政府建立领导管理机构、经办机构和监督机构,管理经费由地方政府承担,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三是突出以大病统筹为主,重点保“大”,适当保“小”。 四是提高了统筹层次,加强了抗风险的能力。由以往以乡、村为单位变为以县为单位统筹。 五是强调了监督机制的民主公开,赋予农民知情、监督的权力。 六是同时建立
文档评论(0)